长江“无鱼”,何以“渔”?为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2003年以来,长江流域实行每年3至4个月的禁渔期。每年短暂的休渔时间,可谓杯水车薪。破解“生态脆弱与贫困互为因果”,亟须实行更长时间、更大力度的禁捕。从2021年1月1日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以及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捕。10年禁捕为全局计、为子孙谋,是逐步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透支、渔业资源贫瘠的客观要求,是打破长江流域近30万捕捞渔民“下水无鱼、上岸无地”生计困境的有效途径。根本而言,要坚定不移保护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永仁县处长江流域金沙江上游,涉及金沙江流域重点水域2个乡镇4个村委会,江面长27公里。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州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关心、帮助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紧扣实现“四清、四无”禁捕工作目标(即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实现清船、清网、清江、清湖),坚持“党政同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突出重点,采取八步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金沙江禁捕执法工作,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共护长江成效初显。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一是经十七届县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聘请巡江护渔员5名,巡江护渔员经费5万元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巡江护渔员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落实;二是县人民政府召开金沙江禁捕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金沙江永兴段自用船处置工作。经研究,决定处置自用船79条,处置率66.3%,保留自用船40艘(拉姑村委会13艘、白马河村委会27艘),实现自用船应拆尽拆、应留尽留,既保证群众刚性用船需求,又最大程度排除自用船用于非法捕捞隐患;三是县乡党政领导和县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交通、水务等部门领导亲自巡查金沙江,检查水产品销售市场、餐馆经营场所,有力推动金沙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禁渔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二、项目支持,保障有力。一是县财政及时将2021年各级安排的禁渔项目资金142万元(中央级100万元、省级37万元、县级5万元)下达县农业农村局、永兴乡人民政府,有效保障了禁渔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二是抓紧推进金沙江智能监控信息化项目建设,县农业农村局和相关乡镇从实际出发,本着突出重点、实地踏查、分析比对,确定安装沿江视频点位13个,金沙江智能监控信息化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招标结果正在公示中。
三、强化宣传,以案释法。一是在永仁广播电视台每周连续定期播放宣传《金沙江禁捕通告》;二是县融媒体中心将《永仁县人民政府关于金沙江境内水域实施禁捕的通告》《金沙江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告知书》挂在“七彩云端.永仁发布”栏宣传;三是在沿江重要路口及人员集散地粘贴《通告》40份,将《通告》发放到永兴乡的所有村、组微信群;四是在金沙江沿线的重要路口及人员集散地安装永久性常年禁捕宣传标识牌14块;五是对沿江农户逐户宣传告知,宣传入户到人;六是制作《长江保护法》相关内容的宣传布标3条,固定悬挂在3个沿江村委会宣传;七是在县政府网站和农业信息网、公安网发布金沙江禁捕信息13篇;八是及时将相关人民法院判决的长江禁捕案例发送到全乡各乡镇、村组微信群宣传。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和以案说法、以案警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沿江群众对金沙江“十年禁渔”家喻户晓、应知尽知,“靠水吃水”的传统意识得以扭转。
四、边际合作,互查互管。一是与攀枝花仁和区、丽江市华坪县农业农村局签订金沙江禁渔合作执法协议,三方开展联合巡航执法行动2次;二是与元谋县农业农村局签订金沙江联合执法协议,开展联合巡航执法行动2次;三是及时向攀枝花仁和区农业农村局发出《协查函》1份,请求其帮助查证相关船舶、人员;四是与华坪县、仁和区农业农村局之间互通核查信息5次,查询船舶5条。相邻各方信息畅通,疑点信息有效查证,联合巡航执法正常开展,并及时在省际交界水域成功排除一非法捕捞危险隐患。
五、牵头抓总,联合打击。一是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禁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席会议3次,布置推进禁捕相关工作,组织开展水域岸线巡查11次、执法行动14次,销毁岸边残旧网具51个,蹲守重点水域2次,组织对自用船统一喷涂编号和禁止用于非法捕捞字样,签订禁捕承诺书754份,对11户渔具店开展监督检查,对水产品市场检查2次,组织完成州禁捕办安排的其它各项工作;二是联合县公安机关开展宣传教育6场次,执法6次,重点水域蹲守2次,在沿江村组确定可靠“内线”,发现非法捕捞,可直通公安机关举报;三是联合县市监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水产制品及加工小作坊13家次、农贸(批)市场198个次、检查商超294个次、检查餐饮单位1176个次、监测电商平台(网站)15个次;四是联合县交通部门开展专项船舶执法4次,抽查船只14船次;五是联合县水务部门开展清理临江违规私搭乱建,拆除违规私搭乱建2个,消除非法捕捞隐患。领导小组和协调机制运转正常,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尽其责,禁捕打击有序开展,“清江清网”“净市净馆”成果持续巩固。
六、管好用好巡江护渔员。一是要求巡江护渔员管护巡查重在经常性,平时“多一只眼”“多一只耳”;二是监督巡江护渔员每人每月巡查水域岸线不少于8天,突出跨界水域、重点水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三是持续加强法规政策宣传,及时对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人员面对面宣传禁渔法规政策,确保人人皆知,自觉遵守;四是强化预防,盯紧重点户、重点人、重点船,严防内外勾结、里应外合,冒险偷捕;五是及时核查各级交办和群众反映的苗头倾向、隐患问题,避免“聚沙成塔”,酿成严重后果;六是加强垂钓监管,及时有效阻止、劝导违规垂钓行为4起9人,垂钓人员积极配合将渔获物现场放回江中,明确表示今后不会再到金沙江水域垂钓。
七、明确禁捕水域网格。划分县级禁捕网格区1个,县长是县级网格领导,分管副县长是责任人;乡镇级禁捕网格区2个,乡镇长是乡镇级网格领导,分管副乡镇长和公安、派出所所长、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市场监管所长、安监办主任、水务服务中心主任等6人是责任人;村级禁捕网格4个,村委会主任是责任人。
八、规范开展增殖放流。一是主动对接观音岩电站,制定年度增殖放流实施方案;二是与省渔科院等相关部门共同监督观音岩电站在永兴金沙江段开展放流金沙江土著鱼类岩原鲤、白甲鱼、长薄鳅、圆口铜鱼20万尾。
一年以来,我县依托沿江资源丰饶优势,发挥退捕渔民“熟悉水、了解渔”所长,在新的生产空间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水产品养殖加工、休闲渔业,攀向更高的价值链,激活渔业消费市场让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退捕渔民获得多元持续增收渠道,“百姓富”和“生态美”相得益彰。10年禁捕给长江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守护长江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是让长江鱼类种群和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休养生息的渔政,也是永葆长江生机活力的德政。(撰稿人:黎峻杉 审稿人:王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