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就镇辖12个村委会,121个村小组,总人口16351人。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以来,宜就镇党委、镇政府动员全镇上下凝聚共识、综合治理,把农村生活垃圾源头治理与全镇“四美”乡村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健全一个体系,开展两大治理,建立三项机制,全力打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攻坚战,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美”乡村建设取得成效。
健全一个体系,推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落地落实。我们注重从工作体制机制入手,把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结合国道整治,开展了乱堆乱放、非法广告、乱丢乱弃、占道经营的“清洁道路”专项治理,全面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为主体的“治脏(垃圾)、治乱(乱堆乱放)行动,开展“四美”乡村建设工作,有力推动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提质提效。
建立三项机制,推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常态长效。一是建立垃圾清运收费机制。根据各村组户数、人口、垃圾数量、垃圾清运距离确定收费标准,提交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每月每人收取垃圾清运费3-5元,重点用于垃圾清运和垃圾回收补助。二是建立处理运行机制。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行机制要求,采取“户分类、村收集、村转运、县处理”的集中填埋处理模式,降低垃圾转运成本,对边远山区2个村委会因地制宜采取终端处理模式,共建环保焚烧炉5个。引进仁德物业公司对镇政府所在地及公路沿线的农村生活垃圾由专业公司负责清运处理,标志着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提档升级。三是建立奖补激励机制。鼓励农户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做到垃圾源头减量。厨余垃圾农户饲喂家畜,有利用价值的废旧物品鼓励废品收购人员进村收购,村委会对到村废品收购人员进行燃油补贴,没有利用价值的剩余垃圾由农户收集好,村委会每月统一转运3次,逐步消除村间巷道的垃圾池。(撰稿人:谭余贵 审稿人:杨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