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以来,楚雄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转作风革命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抓实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一是任务在一线落实。立足全市粮食生产实际,将种植面积、产量等具体任务分解明确到15个乡镇,与各乡镇签订《2022年楚雄市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压实各乡镇工作责任,将粮食播种目标任务分解到村组、细化到作物、明确到地块、落实到农户,建立健全粮食种植分布图和粮食生产任务台账,确保全市粮食面积只增不减、 产量稳中有增。2022年,全市计划播种大春粮食作物34.63万亩,其中水稻14.48万亩、玉米18.15万亩、杂粮2万亩,计划产量16.28万吨。
二是技术在一线指导。组织农技、植保、土肥、农机等方面的专家,研究制定《楚雄市2022年粮食生产安全政策及技术要点》,并及时下发至各乡镇,指导各乡镇全面抓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派出6个专业技术指导组,与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一道下沉到村组一线,深入到田间地头,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精准施策,全程做好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优质粮食工程、全程机械化等新技术新模式巡回指导,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切实帮助农户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实际困难,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三是政策在一线兑现。及时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兑付,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补贴的对象、范围、标准、时限,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入户、直达群众;加强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户的知晓率和参保率。目前,完成兑付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566.24万元,3817万元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5万亩水稻、16万亩玉米政策性种植业农业保险投保工作正有序推进,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四是监管在一线抓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制定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方案,以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安全为重点,全面开展市场检查,加强执法监管力度。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50余人次,检查种子、农药、化肥经营门店400余家,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为粮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撰稿人:邬向洪 尹娅萍 审核人:陈元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