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24-0914013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4日 15时28分
  • 标题:对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68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68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楚雄州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深入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你们提出的“科学规划,引导村庄分类发展;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投入;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建议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借鉴。

一、我州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工作推进情况

党的二十大以来,楚雄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指示批示精神,制定印发《楚雄州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州农村卫生户厕达到38.98万座、覆盖率达到78.89%,乡镇镇区和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7.54%,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88.04%,行政村污水治理达80.17%,改造提升农村“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2.82万个,创建美丽庭院5万个,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1%,“四好农村路”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0条城际、147条城乡公交线路惠及115.6万人口,双柏县、姚安县认定为国家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武定县列为省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培育,乡镇5G信号和农村“五类地区”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实现全覆盖,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2837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一乡镇一公办、一村一幼”目标全面实现,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和监测人口100%参保,特殊老年人巡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实现全覆盖,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稳步提升。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你们提出的意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等重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我州乡村全面振兴。

(一)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农村建房规范管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两污”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绿美乡村建设等为重点,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机制,加大宣传动员,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人居环境整治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到2025年,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部完成、规划审批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85%以上、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以上,建成100个示范村(行政村)、3000个提升村(自然村),以点带面、连点成线,全域推进全州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二)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一是加快乡(镇)通三级公路及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建设,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和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创建,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连接延伸,进一步提升乡(镇)通三级公路及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二是稳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快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建设,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推进有条件地区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同步推进消防取水设施建设,消防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持续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加快数字乡村体系建设。三是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地区5G建设,持续提升4G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覆盖率。四是改善村级服务设施。加快提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实现教育、卫生、就业、养老、户籍、广电等政务代办服务村级全覆盖,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五是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项目,开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创建,保障乡(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提升养老助残、未成年人保护服务能力,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建设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推进乡村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及管理。

(三)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发展。一是围绕重点农业产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打造蔬菜、花卉、水果、牛养殖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在龙头引进、基地建设、品质提升、精深加工、品牌塑造、冷链物流等环节上下功夫,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品牌农业,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创建国家级休闲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国家级、省级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提高一二三产业综合效益。

(四)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障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紧盯“千万工程”目标,联系实际、远近结合,先易后难、梯次推进,先小切口推进村庄规划、“两污”治理、环境清洁、机制建设等工作,再逐步向硬化绿化亮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等扩展,逐步完备农村乡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每一个乡村干净整洁、美丽宜居起来。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宣传教育,推进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统筹农业科技、“三支一扶”、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经营主体等各类人才资源,推动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深入实施“兴楚人才支持计划”,接续推进高素质农民、乡村“CEO”培育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分层分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构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五)强化保障,确保学习运用工作落实见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强化党政“一把手”责任,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二是强化资金投入。统筹协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整合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类扶持项目资金,建立财政预算解决一点、向上申报项目资金争取一点、债券金融筹集一点、动员社会力量捐赠一点、村集体资金拿出一点、群众投工投劳投入一点、激励资金支持一点“七个一点”资金整合投入机制,集中资源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投入力度。三是健全机制抓落实。建立健全“季调度、通报、半年总结、年度考评”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及时完成。四是强化考核激励。将三年行动实施情况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重要依据进行考核评价。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每季度对工作进展进行通报,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通报、约谈、问责和组织处理。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你对我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和重视我州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