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24-0914012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4日 15时26分
  • 标题:对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83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83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楚雄州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州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情况

(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与“十三五”末相比,全州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6万亩、累计达28.16万亩,新增改造和新建各类大棚3.24万亩、累计26.04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大棚15.24万亩),新增设施规模养猪场17个、累计503个,新增冷链物流设施520个、库容量40.04万立方,分别累计907个、78.93万立方,其中:新增涉农田头冷链冷库516个、累计860个,新增库容量37.1个、累计50.14万立方;新增涉农骨干型冷链2个、累计31个,新增库容量0.5万立方、累计11.44万立方;新增涉农枢纽型冷链2个、累计16个,新增库容量0.5万立方、累计17.35万立方。

(二)设施产能大幅提高。全州以构建粮食和蔬菜、花卉、水果、核桃、中药材、食用菌、肉牛肉羊、生猪及烟草、乡村旅游“1+8+2”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体系为主线,不断提升产业基地的设施化水平。与“十三五”末相比,全州主要农作物设施产能大幅提升,蔬菜设施产量17.13万吨、增长76.78%,瓜果设施产量2.80万吨、增长33.97%,食用菌设施产量5.65万吨、增长11.44%,花卉设施产量28.57亿枝、增长79.92%。全州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由136万吨提高到200万吨以上。

(三)设施装备条件改善。全州建成高标准农田223.28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44.61%。拥有各类农业机械69.91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4.38%。全州建成标准化种养基地542个,创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56个,创建国家和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4个,创建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5个。

(四)绿色发展水平提高。全州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农药使用量年均减幅1.43%以上,化肥使用量持续呈现负增长,蔬菜、花卉、食用菌水肥一体化栽培面积逐步扩大;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禄丰市被列入全国第一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姚安县创建云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利用工厂化育种育秧育苗,育成以粳稻、青稞、蔬菜、花卉为主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88个,相继育成的“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农业品牌打造基础进一步提升,2023年,全州有效获证绿色食品421个、有机产品121个,入选2023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122个(其中: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115个、区域公用品牌7个),居全省第1位。

(五)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州加大招商引进花卉龙头企业力度,创新花卉产业园区(基地)项目建设落地模式,强势打造花卉新兴产业,推进花文旅融合发展。已建成花卉设施面积8.18万亩(其中:钢架大棚3.82万亩)和花卉冷藏库容1.15万立方米,发展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面积5038亩和鲜切花工厂化育苗基地700亩,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花卉产业基地30个,发展花卉13.21万亩(其中:鲜切花面积达7.44万亩、盆花1686万盆),产量达28.57亿枝,实现花卉销售额27.71亿元,带动从业花农1.92万人,花农实现收入9.81亿元。

二、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积极采纳你们的意见建议,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加快发展农业工厂等设施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引领设施农业布局。以《楚雄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为引领,按照园区化、融合化、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的“一区、双核、八园、十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布局,编制县(市)设施农业发展规划,统筹水利、农业、能源、通讯等资源,聚焦粮食、花卉、水果、蔬菜、核桃、中药材、畜牧业等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发展。

(二)以科技创新驱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一是发展绿色高效设施种植业。建设一批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年供苗绿色有机蔬菜10万亩和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2万亩;推进24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设施农业发展,以绿色高效设施稳步提升粮食和“菜篮子”供给能力;二是发展高效集约设施畜牧业。新建或改造提升特色畜禽育种场、育肥场、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圈舍饲养,建设精准饲喂、自动饮水、电子识别、状态监测、疫病防控、智能环境控制等设备及控制系统,加快推广应用节水清粪、厌氧发酵、粪肥还田等设施装备,配置自动挤奶、自动计量、质量在线检测、快速冷却等设施设备;三是发展生态健康设施渔业。因地制宜推广陆基圆桶形循环水养殖、陆基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工厂化陆基循环水养殖、大水面漂浮式“跑道养鱼”、生态环保网箱养殖等模式,提升水产养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以全产业链打造创建设施化示范基地。创建高端蔬菜、精品花卉、特色水果、畜牧业生产、核桃初加工、优质高原粳稻、现代种业等重点产业设施化示范基地,提升产业基地绿色化和设施化水平。

(四)以培育农业设施建设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倍增、合作社提质增效、家庭农场规范发展“三大行动”,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农户”的 “双绑”机制全覆盖,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施农业+产业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让农民在设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增收。

(五)以统筹要素保障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一是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重点支持示范面广、带动力强、引领性高的设施农业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二是强化金融创新支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设施化建设开发创新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平台公司、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等主体参与设施化建设。探索“政、银、保、担、企”有机协作模式,构建对设施化建设政策支持体系;三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通过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和项目承建主体等多种渠道,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引领作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

下一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将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全力打造高效设施农业,推进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较快增长。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你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