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21-1029001
  • 公开目录:重大建设项目
  •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9日 16时02分
  • 标题: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单位:

经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楚雄州“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10月29日

楚雄州“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相关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州“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根据《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扎实推进云南省“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农人居〔2021〕1号)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系统总结梳理农村厕所革命的经验和不足,巩固现有农村改厕成果,全面完成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改厕模式技术,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切实提高新建或改造农村厕所的质量实效,稳步扩大农村卫生厕所覆盖范围,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州、县(市)人民政府重点抓好方案制定、政策鼓励、示范引导等,不搞大包大揽、不搞强迫命令,不强行定任务、压指标。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而建,尊重农民群众意愿,把农民认同、农民参与、农民满意贯穿改厕工作始终,作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根本要求和检验标尺。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结合农村实际,科学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技术方案,坚持先易后难、点面结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得层层加码。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选择科学适宜的改厕技术模式,不搞“一刀切”和生搬硬套,精准分类推进农村改厕。

(三)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坚持系统观念,先规划后建设,科学谋划布局,合理安排建设时序,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重点任务。

(四)坚持质量优先、建管并重。坚持质量优先、好字当头,明确工作责任,细化阶段任务,科学稳步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建管用并重,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巩固农村改厕成效,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

三、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州改造建设农村卫生户厕122130座以上,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70%以上;在常住户100户以上规模较大自然村改造建设卫生公厕722座以上。农村厕所粪污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农民群众普遍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其中:楚雄、禄丰2市农村户用厕所愿改尽改,厕所粪污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长效管护机制同步建立;其余8县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不断提升,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建立。

(二)年度目标

2021年,全州改建农村卫生户厕47730座、常住户100户以上规模较大自然村改造建设卫生公厕208座;

2022年,全州改建农村卫生户厕32938座、常住户100户以上规模较大自然村改造建设卫生公厕153座;

2023年,全州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7782座、常住户100户以上规模较大自然村改造建设卫生公厕134座;

2024年,全州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3041座、常住户100户以上规模较大自然村改造建设卫生公厕116座;

2025年,全州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0639座、常住户100户以上规模较大自然村改造建设卫生公厕111座。

四、重点任务

 

(一)全面摸清农村厕所现状。各县(市)要深入开展农村改厕情况摸底调查,摸清农村户用厕所、公共厕所的数量、布点、模式等信息,建立完善厕所信息档案,全面准确录入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平台,持续做好动态监督管理。要全面掌握辖区内农民改厕需求、厕所管理维护、农民使用满意度等情况,跟踪了解农民群众对厕所改造的新需求、新期盼,自下而上、科学确定“十四五”农村厕所改造建设目标任务,稳妥有序推进。(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二)科学编制改厕实施方案。各县(市)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规划,以县域为单位科学编制“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细化年度任务、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合理确定改厕优先顺序,优先推进基层组织能力强、群众改厕意愿高、技术模式成熟适用、后续管护有保障的村庄;优先安排城郊结合部、金沙江流域等生态环境敏感区、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区等村庄。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干旱寒冷等地区,鼓励试点探索,可以暂缓整体性推进农村改厕。对空心村、拟搬迁村等,可通过建设公共厕所解决农民卫生如厕需求。(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选择适宜改厕技术模式。各县(市)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参照农村厕所改造建设国家标准和《云南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因地制宜选择推广经济适用、技术成熟、维护方便、群众乐于接受的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高寒山区、干旱缺水等不具备建设水冲厕的地区,积极推广节水型、少水型设施或改造建设卫生旱厕。改厕新技术、新模式应至少经过一个周期试点试验,成熟后再逐步推开。对过去因选用技术模式不当出现问题的厕所,应及时研究提出改进、补救措施并整改到位。要选择合理、方便的公厕和户厕位置,避开饮用水水源地、河道等水环境敏感区,避免位置选择不当影响村容村貌和造成新的污染。新改建厕所提倡入户进院,鼓励新改建的水冲式厕所入室进屋。建立健全州、县(市)、乡(镇)三级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支撑服务体系,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采取在线解读、现场培训、视频指导等方式,研究解决改厕中遇到的问题。(州农业农村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科技局、州水务局、州卫生健康委、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严格执行技术标准规范。坚持标准引领,把技术标准规范贯穿于农村改厕全过程。各县(市)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6-2020)、《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GB/T38837-2020)、《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8-2020)、《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云南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等技术标准规范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组织专题学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参与改厕企业等的标准化意识。逐步健全完善户用厕所标准体系,结合我州实际制定卫生旱厕改造建设技术规范。鼓励社会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团体标准,引导相关企业制定要求更高的企业标准。(州市场监管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卫生健康委、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全程质量监督管控。各县(市)要严格执行厕所改造建设流程,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和全过程监管,提升产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严格招标采购程序,严格执行农村改厕选材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选用符合国家推荐性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农村改厕产品,加大农村改厕产品市场监管力度,适时组织开展打击质量低劣产品行动。实施集中采购的,要以县市为单位开展厕所化粪池等产品供货商审核选择,发布供货商及产品名录,指导村组、农户在名录范围内采购产品,并对材料设备进行现场抽样送检,由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质量把关。要严把施工质量关,统建厕所要由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改厕,农户自建厕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施工。要严格落实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员制度,每个行政村明确2名以上改厕技术指导员,全程跟进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改厕作业。要严把竣工验收关,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验收办法(试行)》,及时对改造建设完工厕所进行验收,鼓励由政府、农民、第三方等联合进行逐村逐户验收,将运行使用效果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验收重要内容,验收后适时进行抽查。(州农业农村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市场监管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统筹抓好厕所粪污治理。各县(市)要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居民生活习惯、技术经济水平及污水处理设施现状,统筹合理选择分散式、相对集中式或纳入城镇管网等方式收集处理厕所粪污。有条件的地方可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改厕和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改厕后化粪池尾水可接入生活污水管网一并处理;其他地方要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集中或分散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采取分散处理方式的,要以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与农村庭院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相结合,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引导有用肥需求的农户自行清掏化粪池粪污,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探索建立厕所粪污处理服务组织,通过配备吸粪车、建设储粪池等方式,收集公厕和户厕粪污,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厕所粪污收集利用服务。鼓励厕所粪污与畜禽粪污统筹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州农业农村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农村公厕建设管理。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以及中心村等流动人口较集中区域为重点,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优先建设城镇周边规模较大自然村、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区域自然村的公厕,切实做到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既方便农民使用,又易于管护。根据村庄人口、产业、功能等,明确公共厕所建设要求,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建立完善公厕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要求、管护人员、监督人员、监督电话等,保障管护经费,加强日常管护,确保公共厕所正常使用,达到“三净两无一明”(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地面无粪污、无蝇蛆,灯明)的标准。完善乡村景区厕所建设管理,提升卫生标准,对季节性乡村旅游地区公共厕所,可采用分区、分时段开放等方式降低管护成本。(州农业农村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教育体育局、州民政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市场监管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各县(市)要牢固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理念,坚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与使用管护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探索建立健全日常巡检、设备维修和粪污清掏等管护体系,形成规范化的运行维护机制。依托各级农村厕所革命专家组,组织开展农村厕所建设和维护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维护。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当地农民或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厕所管护,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重点建立便捷、经济的粪污清掏和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户适量付费的方式,依规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卫生健康委、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积极推进整村示范建设。各县(市)要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经验,结合我州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等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建设。选取基础条件较好、民众改厕意愿较高的行政村,有序推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积累经验、示范引领。(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深入开展问题摸排整改。各县(市)要组织自下而上、进村入户、逐户逐厕开展拉网式实地排查农村厕所问题,全面摸排改厕存在的施工质量、技术模式、粪污治理、管理维护、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严格审核把关摸排发现的问题,定期调度督促工作进展,推动摸排工作落实落细,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摸排工作。同时,聚焦摸排发现问题,加强督促指导问题整改,开展随机抽查检查,分类抓好问题整改。县、乡、村要分级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验收销号管理。(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州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州、县(市)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牵头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组织、政策保障,结合各地厕所改造建设情况下达农村厕所改造建设任务和补助资金,组织开展培训、督导和评估。县(市)级要强化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筹措、组织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州级要做好上下衔接,强化对辖区内农村厕所改造建设的指导服务,对厕所改造建设进度和质量开展督导监管,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各县(市)要做好发动组织、资金筹措使用、项目实施、建后验收、运行管护等工作。乡(镇)村两级要做好宣传发动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级要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及驻村工作队员的指导监督作用,通过联系农户、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推动厕所革命理念和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州委组织部、州委农办、州民政局、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投入机制。州、县(市)要进一步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州级财政对改造建设后达到验收标准的农村卫生厕所,按照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其他地区2个类别,分类分档予以不低于200元/座补助;县(市)级财政按照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其他地区2个类别,分类分档予以不低于200元/座补助。奖补资金切块下达各县(市),由各县(市)统筹使用并细化补助标准。奖补资金重点支持厕所改造建设、后续管护运维、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后期管护能力提升等方面。各县(市)要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结合实际安排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民自愿改厕。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依法依规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投入。要严格落实信息公开、村务公开要求,建立完善奖补政策、奖补标准、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制度,确保农民知情权。(州财政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民政局、人民银行楚雄州中心支行、银保监会楚雄监管分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明确责任分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加强协调配合,真正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服务。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抓好农村改厕具体工作,乡村振兴部门要协同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卫健部门要抓好农村改厕技术保障和爱国卫生运动中改厕相关工作,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抓好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住建部门要加强乡(镇)镇区公共厕所建设管理,文旅部门要完善乡村景区厕所建设管理,科技部门要支持新型改厕技术产品研发,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改厕产品质量监管,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做好项目和资金保障。(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科技局、州财政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督促检查。各级要将农村厕所革命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健全完善农村改厕工作进展情况“月调度、季通报、年度考核”的工作推动机制。要定期组织“回头看”,采取自检自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农村已改造建设厕所进行排查检查,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抓好整改、完善政策,切实提升改厕质量。要完善奖惩机制,对工作落实到位、农民群众满意的给予表扬,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实、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无效实施的严肃追责问责。要健全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运用村务公开栏、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等方式公布农户改厕计划、奖补资金发放计划、发放对象、发放结果等信息。要建立健全问题反馈和督促整改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州委农办、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文明卫生乡村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专项活动,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农村改厕的重大意义、政策举措、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提升农民群众对改厕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参与度。要加强文明如厕、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要鼓励和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乡村教师、乡村医生、致富带头人等率先垂范,带动农民群众主动改厕。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作用,深入细致宣传发动群众,激发农民群众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农村厕所革命的良好氛围。〔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州委农办、州农业农村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广电局、州乡村振兴局、团州委、州妇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1.楚雄州“十四五”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建设任务分解表

      2.楚雄州“十四五”自然村卫生公厕改造建设任务分解表

附件1

楚雄州“十四五”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建设任务分解表

(2021—2025年)

区 域

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建设计划数(座)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合计

楚雄州

47730

32938

17782

13041

10639

122130

楚雄市

1035

1276

0

0

0

2311

禄丰市

4140

2500

2106

0

0

8746

双柏县

1863

2366

1050

800

500

6579

牟定县

18490

0

0

0

0

18490

南华县

3450

2500

2010

2000

1500

11460

姚安县

2139

5050

6500

6500

6500

26689

大姚县

3657

3020

1933

1800

1000

11410

永仁县

6520

11480

500

0

0

18500

元谋县

4881

2546

1533

1041

500

10501

武定县

1555

2200

2150

900

639

7444

附件2

楚雄州“十四五”自然村卫生公厕改造建设任务分解表(2021—2025年)

区 域

自然村卫生公厕改造建设计划数(座)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合计

楚雄州

208

153

134

116

111

722

楚雄市

10

10

7

0

0

27

禄丰市

54

40

40

40

40

214

双柏县

7

6

0

0

0

13

牟定县

23

15

15

15

13

81

南华县

10

10

5

0

0

25

姚安县

31

21

21

21

20

114

大姚县

28

20

20

20

19

107

永仁县

11

11

6

0

0

28

元谋县

17

10

10

10

9

56

武定县

17

10

10

10

10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