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20-11100013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0日 00时00分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A

公开

楚农复〔2020〕48号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杨丽梅、李斌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解决农产品滞销的提案》(第003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经与州商务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搭建产销对接信息平台,实时发布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

为拓宽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组织开展农产品滞销卖难、农产品生产企业疫情防控期间运输费用等情况调查,加强产地市场价格动态监测,开展楚雄州重点蔬菜批发市场日调度工作,及时掌握了全州农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同时,加大 “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云南抗疫助农”公益平台、“三农通”产销对接、滞销求助平台、抗疫助农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联盟-我买我卖产销对接平台、上禾集商城微信公众号“云南扶贫产品专区”等平台推广应用力度。

二、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一)发挥电商企业在稳定市场、保障供应、促进滞销农产品中销售主力军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电商企业充分发挥零接触的优势,组织生鲜农产品货源,通过电商渠道先后向湖北地区发送生鲜农产品25000多份;开发生鲜套餐,开展同城配送,积极参与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市场物价行动。今年以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销售渠道受阻,我州土豆、鲜花、沃柑、萝卜、豌豆、洋葱等农产品严重滞销,州县商务、农业加强滞销产品信息收集上报,帮助对接各类平台。楚雄州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创新基地带动,各县电商服务中心联动,政府领导和各直播达人直播助力,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一亩田、优帮帮、邮乐网、有赞、抖音等多平台发力,极力为广大农民群众从网上销售滞销农产品。

(二)以展会促农产品销售。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网上展销会、进一步开拓农产品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今年以来,共组织134 户企业参加了滇琼农产品产销对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销会、上海第一百货展销会、上海绿地集团展销会、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展会,3户企业参加网上广交会,实现现场销售额200多万元,意向性协议1000多万元。

(三)组织开展“彝 乡有好货助企促销活动”。为降低疫情对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影响,帮助部分农业龙头企业打通媒体宣传和线上销售渠道,我局与楚雄日报社联合组织推出“彝 乡有好货助企促销活动”,以花卉、蔬菜、水果等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新闻网络、图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官方快手号等平台发布推送,并链接企业线上销售平台帮助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实施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助力农产品销售。为建立消费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发挥沪滇扶贫协作优势推动“楚品入沪”,在上海市搭建线上与线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楚雄州扶贫产品展销平台,对接上海市民消费需求,宣传、展示、销售楚雄州扶贫产品。2020年8月15日,上海嘉定云南楚雄消费扶贫生活体验馆建成上线,已上架楚雄州九县一市扶贫产品80余种。同时采取消费扶贫流动销售专车、聘请义务宣传员宣传扶贫产品、各级定点帮扶单位购买、全州挂包干部购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购买销售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五)发展新业态,促进农产品销售。一是支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联通大型商超、盒马鲜生、京东到家、苏宁小店、社区生鲜超市等符合规定条件的个性化经营主体,推动生产端与消费端直采共享,优化购销流程,形成集中采购、集中配送、按区域分发的电子商务模式。二是推广“线上订购服务到家”模式。引导传统企业积极研发线上产品,拓展线上销售,在网络生活平台开展半成品销售,推动生鲜果蔬通过“无接触配”、“社区团购+集中配送”等新模式进入社区。三是打造数字化民生菜场。鼓励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生鲜农贸市场等电商化、平台化发展,扩大农产品交易种类和覆盖范围,提升交易便利化水平。通过建立“微信小程序+市场名称+线上商城”的生活物资采购平台,为市场周边住户提供新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采购服务,实现即配即送。支持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和集配中心电商化提质改造,升级农产品销售终端,打造农产品电商便民服务体系。

三、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

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局通过积极争取,我州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武定、禄丰8个县被列为2020年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县,争取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补助资金4333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实现鲜活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能力明显提升,产后损失率显著下降;商品化处理能力普遍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幅增长;产销对接更加顺畅;主体服务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能力大幅提升。

四、坚持品牌战略推动。

截至2019年底,全州累计有 231个经营主体618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其中:有机食品45个、绿色食品 409个(目前认证数量全省第一)、无公害农产品16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名牌名品名企创建取得新突破,累计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十大名品”7个,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20佳创新企业”3户;组织开展评选出了楚雄州绿色食品牌“十大名品”“五强企业”和“五佳企业”。

五、农业保险相关政策

我州自2007年开展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至2019年新一轮政策调整后,目前种植业保险补贴已覆盖水稻、玉米、油菜、小麦、马铃薯5个品种,畜牧业保险补贴已覆盖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3个品种,覆盖了关系国计民生的主粮作物、重要农产品的大宗品种,保障了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农业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程度,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但现行实施政策,纳入补贴范围的品种保费分担比例由各级财政补贴90%(其中:中央财政40%、省级财政25%、州级财政7.5%、县级财政17.5%)、农户自负10%,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了财政补贴的大头,鉴于目前各级政府财政的财力保障,只能主要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主粮作物、重要农产品的大宗品种,蔬菜等品种暂未纳入保险补贴扩面范围,只能由地方财政自行制定补贴政策,鉴于州、县财政保“三保”的压力,暂无法自行增加补贴品种,建议由农户、经营主体参保商业保险,合理转移农业风险。

最后,真诚的感谢你们对我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0年10月16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0878—31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