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19-1210001
  • 公开目录:规划计划
  •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0日 10时11分
  • 标题:楚雄州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楚雄州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州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牢牢把握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州委“1133”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扣“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增效”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业发展思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调结构、培产业、优品种、提品质、促外销、增效益,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抓好产业精准扶贫,全面深化农业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19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3.06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1.80亿元,增长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5元,同比增长9.3%。

一、开展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1.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总要求,以局党组班子和班子成员为重点,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共15个党支部156名党员及局机关2名非党副调研员(保留副处待遇干部)和3名非党科室负责人共161人参加了主题教育。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做到了紧扣主题主线抓学习、紧贴工作实际抓调研、紧锁差距不足抓检视、紧盯问题解决抓整改,真正使主题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显现,为全州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以“两个责任”落实为抓手,加强管党治党责任。局党组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对州农业农村局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工作的领导,做到与农业农村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党组会、机关党委会、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工作经费,听取相关报告,研判工作形势,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坚决全面彻底肃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别是秦光荣流毒影响,坚决全面彻底消除侯新华、赵海仙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重危害和恶劣影响;高位推动“五个年”工作和“十个一”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不断强化干部监督、凝聚组织力量、强化组织功能、克服慵懒散奢,不折不扣改进作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实施细则,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3.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为着力点,勇于担当推进工作。经充分研究和论证,我们确定了3个标兵(分别是:2019年一产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2019年绿色食品认证累计数保持全省第一位、全州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保持全省第三位,并缩小与曲靖市的差距)、2个标杆(分别是:2019年争取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乡(镇)示范建设、楚粳系列水稻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面积全省第一位),作为大比拼工作的重要指标。局党组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确保大比拼工作抓紧抓实,在比拼中赶超、在比拼中攻坚克难,大比拼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标兵标杆申报认证工作正在开展。

(二)担当尽职,全力抓好“三农”工作。

1.切实履行“三农”部门职责。坚持和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10县市委调整了以县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农办机构改革,强化职能作用。一是制定出台了《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楚雄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共楚雄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强化了政策供给。二是成立楚雄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楚雄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制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和“三农”发展综合考评指标,全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实质进展。三是紧紧围绕2019年州委深改委农村改革台账,稳步推进农村专项改革,10项深化农村改革形成成果8个,6个改革方案待省出台后推进。四是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州户籍总人口2660363,城镇人口87070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73%,与2018年全州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1.24%相比,提高1.49个百分点。

2.农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一是2019年可实现种植业产值192.1亿元,增长5.4%,畜牧业产值119.5亿元,增长8.2%,渔业产值6.34亿元,增长9%,农业经济发展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的行列。二是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不断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千方百计增加财政资金投入,2019年1-12月争取惠农补贴资金36998.58万元,争取到位中央、省级资金92490.8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7808.84万元,增长69.14%。

3.农业产业化进程奋力推进。一是特色经作大部分保持增长,2019年全州特色经作面积达410.1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增长3.7%,预计实现经作产值155.3亿元,比上年增8.8亿元,增7.3%。完成大春作物省、州高产创建55片、示范面积18.23万亩,完成粮食作物间套种76.45万亩,地膜覆盖66.0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360万亩,完成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小麦)机械农田作业总量349.3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2019年省内推广楚粳28号、38号、40号等楚粳新品种400万亩,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的种植面积达全省适宜稻区种植面积87%,在全省适宜稻区名列第一位。二是预计全年可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19.5亿元,同比增长8.2%,肉类总产33.24万吨,同比增长10%;禽蛋产量7479吨,增长10%;生猪出栏286.6万头,同比增长10%;肉牛出栏25万头,同比增长10.3%;肉羊出栏110.2万只,同比增长10%;家禽出栏1530万只,同比增长10.2%。三是渔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水产品产量3.76万吨,同比增长7.4%;养殖面积14.54万亩,全州渔民人均纯收入8078元。

4.打造“绿色食品牌”取得新进展。围绕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制定了楚雄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方案。以构建“两型三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和“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面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6个方面举措,着力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推进“一县一业”发展,努力打造集生态、优质、健康为一体的“绿色食品牌”。一是确定生猪、肉牛、蔬菜、水果、核桃、中药材、花卉、食用菌“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5亿元、10亿元梯次的农业“小巨人”。2019年共下达农业融资担保资金496.44万元。二是认真组织州内农产品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创建农产品质量品牌,2019年,全州新增39家企业129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完成任务数的151.8%。

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坚持“先点后面、先易后难,规划示范、全面推开”的基本思路,突出典型示范带动,重点推进农村两污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难点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夏季、秋冬季战役,以“三清一改一提升”为重点内容,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水塘、沟渠、淤泥、农业生产废弃物、残垣断壁等,村容村貌有新提升。二是全州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12206户已于6月30日全部清零;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25979户于9月底全部竣工实现清零。全州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4.32%,2019年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42712座的任务预计可全部完成。三是乡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为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3.4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84.68%。四是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一控两减三基本”(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把化肥农药用量减下来,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6.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努力完成我局牵头的农业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两个领域7项改革任务、10项改革成果;配合完成农业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6项改革任务、7项改革成果;我局2019年在抓但未列入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19年工作台账的4项改革任务、6项改革成果。二是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存在问题抓好“回头看”工作,完善土地承包合同52.43万份,占确认家庭承包农户的99.11%;已确权颁证承包农户52.41万户,占确认家庭承包农户的99.07%;确权承包合同面积393.32万亩,占二轮家庭承包合同面积的192.14%。三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州有经营性资产村组合计2276个,共清查核实资产(组织类)总计183.41亿元,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3860.25万亩。

7.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一是2019年预计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0户(正公示)、州级50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有望突破400户,省级龙头企业数量仍将继续保持全省第三位。二是2019年底预计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完成销售收入241亿元,增长10%;预计全州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53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1.6:1。三是以“生态楚雄·绿色农业”为主题,筛选农业重点招商项目10个、产业招商项目20个,编印《楚雄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指南》折页1000册。1—11月,据州投资促进局提供,全州引进实施高原特色农业招商项目790个,到位资金506.5亿元,增长31.4%。四是共组织117户(次)农业企业、合作社参加省内外的6场大型农产品推介展示活动及展会,完成现场销售额169万元,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161个,金额3029.8万元,签订销售合同19个,金额787.8万元。

8.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2019年,楚雄州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截至11月,全州果蔬、畜产品、水产品质量监测抽检综合合格率99.1%。2019年全州农药利用率平均达到38.8%,同比增加0.5%;全州农药使用总量同比减1.06%,亩平均使用同比减0.28%,实现了连续3年农药使用量持续减量。一是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主题教育食品安全联合整治行动”等专项活动,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检查农、兽药,种子,饲料生产经营主体,共抽取395个农药样品、168个种子样品、40批次兽药样品、142批次饲料,并依据检测结果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三)聚焦脱贫攻坚,确保产业扶贫发挥支撑作用。

2019年,全州产业扶贫以整州脱贫为目标,聚焦深度贫困县武定县,围绕“两个确保”开展工作,2014-2018年有产业发展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6.97万户、26.88万人通过产业扶贫脱贫的巩固提升,持续稳定长效增收,防止返贫,占全州已脱贫总数的93.3%。截至11月30日,全州2727户农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99万户30.65万贫困人口发展扶贫产业,贫困户增收9.04亿元,主体带动覆盖率100%。一是切实履行好牵头主抓产业扶贫和州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坚持召开调度会议,解决产业扶贫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通报各县市产业扶贫推进情况。2019年召开调度会议7次,下发通报18期。二是在实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的基础上,推动扶贫产业项目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优质粮食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粮食面积37.94万亩,特色养殖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58万户,绿色蔬菜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2万户种植绿色蔬菜14.02万亩,经济林果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04万户种植经济林果21.97万亩,食用菌产业带动1.1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食用菌1063亩,烟草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1万户种植烤烟9.64万亩,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45户。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今年全州累计选派农业科技人员1.84万人次,深入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21.8万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期叠加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为“四个弱项”:一是基础条件弱。全州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仍然突出,还有200多万亩耕地缺乏有效灌溉条件,农机化水平低,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基地道路、仓储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缺口较大。二是经营主体弱。全州农业龙头企业“小、散、弱”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精深加工少。三是品牌创设弱。农产品品牌小而散,缺乏主打品牌和在省内外知名的品牌。四是市场开拓弱。企业品牌知名度低、精深加工少,农产品市场建设不足,电子商务起步晚,生产基地、产品加工、流通营销各环节衔接不紧密。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为“四个不足”:一是财力引导扶持不足。目前农业投入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农业改革的客观要求仍不相适应,地方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和放大效益不明显。二是农业企业融资不足。一方面,金融机构针对农业生产季节性、鲜活性、周期性明显的特点,主动服务不足,抵押担保限制过多,农业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贷款难问题;另一方面,有的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企业自身的融资和信贷能力偏弱。三三产融合发展不足。部分县(市)仅仅立足于农业抓农业,单纯突出抓好一产的种、养业,缺乏三产融合发展意识,忽视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乘数效应。四是产业扶贫稳定增收不足。产业扶贫多以传统种、养业为主,虽基本实现规划引领、主体带动全覆盖,但贫困户与农业新型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带动力不强,贫困户长效、稳定增收不足。

三、明年工作初步打算

(一)着力抓管党治党。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精神状态和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坚定不移把农业农村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以党建引领推动中心工作。

(二)着力抓经济增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优化粮经种植结构,确保粮经作物增产增收;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畜牧业增收,为全州经济稳增长作出农业农村行业应有的支撑。

(三)着力抓聚力推进。全力推进“一方案、两办法”的实施,加快建立健全楚雄州“八大”绿色食品重点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提高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着力抓产业谋划。加快编制州、县(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2个100亿元(生猪、蔬菜)、3个50亿元(肉牛、核桃、中药材)和3个30亿元(水果、食用菌、花卉)的绿色食品大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发展。

(五)着力抓园区创建。认真组织全州十县市贯彻落实《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制县域实施方案,高起点、高标准创建国家、省、州不同梯次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提高园区载体功能。

(六)着力抓主体带动。加快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强壮大一批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和10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招商引资建设、投融资建设、市场化建设和三产融合示范区建设,着力解决好项目落地难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七)着力抓质量提升。持续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组织好省、州“名品名企”评选活动,抓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快“绿色食品牌”追溯体系建设。

(八)着力抓市场拓展。强化沪滇扶贫协作,深入推动“楚品入沪”,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创建一批绿色食品生产认证基地、认定基地或出口备案基地,提高农产品对外销售比例,着力提升我州农产品对外供给能力。

(九)着力抓环境整治。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考核机制和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工作调度机制,严肃适时通报制度、年底考核制度,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从“突击式”转向“常态化”、“粗放式”转向“精细化”、“运动式”转向“规范化”。

(十)着力抓农村改革。紧紧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乡村振兴等等改革工作重点和难点,定期做好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好存在问题,加强跟踪问效,提高改革质量,有序探索和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1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