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为契机,通过广泛宣传、制度创建、培树典型、改善设施、表彰先进“五引领”举措,扮靓宜居新荷城。
广泛宣传引领良好氛围。通过LED显示屏、党务政务公开栏、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宣传展板和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党建App、一部手机“办事通”等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工作,及时报道相关做法,全力营造创建“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全方位提高公众生态环境建设参与度。目前,该县获命名绿色学校23所、省级绿色社区2个、州级绿色社区2个。
制度创建引领有序参与。及时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如何参与、如何监督、如何管护,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将“红黄榜”“黑名单”等写入村规民约中,以户为单位,重点对遵纪守法、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带头开展移风易俗、积极参与各项人居环境提升建设的家庭晒出“红榜”进行表扬,对违法乱纪、拒不执行村“两委”决定、家庭环境卫生脏乱差等反面典型贴出“黄榜”进行批评。让制度约束鞭策陈规陋习、弘扬正能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培树典型引领比拼热潮。追赶标兵,培树标杆,以光禄镇建档立卡贫困村为示范典型,小邑村经验在全镇推广;草海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费中转垃圾经验在全县推广示范,结合主题党日每月基本实现定期清扫;左门乡阿苤啦村以花椒园“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组”、38户“党员卫生示范户”为抓手,示范带动全村村庄环境和家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同时,在全村党员中聘请35名“党员义务扶贫帮扶员”,在每个村民小组聘请3名“党员义务卫生监督员”,针对性开展帮扶活动,做好各村小组环境卫生日常监督,掀起了共筑美丽家园的比拼热潮。
改善设施引领创建一流。实施城市道路、公共绿地、县城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置工程,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置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系统,修建垃圾处理点,形成“户收集、村运转、镇处理、县评比”的农村垃圾处理评比机制。以设施改善为重要引擎,左门乡、前场镇、太平镇、官屯镇、光禄镇、栋川镇、弥兴镇、大河口乡8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全县48个行政村获得州级生态村命名,公众对环境满意度超过95%。
表彰先进引领千村示范。成立考核组,对全县9个乡镇、77个村(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季度和年终考核。对考核排名前三的每个乡镇给予30万元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奖励,对考核前10名的村(社区),每个奖励专项资金5万元,专项用于人居环境治理,并颁发“红旗”予以示范推广;对考核排名后10名的村(社区),以通报提醒的方式,引导其正视差距、自我加压、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以先进为榜样,奋力推动姚安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