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姚县新街镇碧么村,只见百合、烤烟、玫瑰花、山药等产业在道路两旁依次连接,由矮到高随着山势蜿蜒延伸,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碧么村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9户。说起碧么村的产业,要属山药最有名气。受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山药等特色产业始终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碧么村党总支针对本村特色产业多而杂、小而散的实际,按照“市场所需、本地适宜、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要求,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党员+群众”的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一条产业发展“致富园”之路,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让产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碧么村以沪滇帮扶协作项目为支撑,引进云南彝王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碧苴流转土地76亩发展玫瑰花种植,成立新街玖燃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玫瑰花种植60亩,239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每年户均分红700元。引进金沙林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产业扶持资金为115户贫困户发放仔猪481头,每年户均分红500元。有了成功经验后,村党总支又引进企业种植百合137亩,同时尝试种植美人椒、葵花等特色产业,不断丰富全村的农业产业结构,为群众增收提供坚强的产业保障。
如今的碧么村,特色产业覆盖全村17个小组239户贫困户,合作社社员达600余户,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农户(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产业发展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乡村致富带头人。2019年先后获得州、县、镇表彰脱贫带头人42人,全村党员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当先锋、做示范,在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实现了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