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产品质量安全 >> 正文

“以虫治虫”守护绿色农田

信息来源:楚雄市植保站     作者:蔡万萍 李周兴 杨正平    日期:2023-09-04    点击:[]次

草地贪夜蛾为多食性昆虫,可取食玉米、水稻、小麦等27科100余种植物,并且迁飞能力强,蔓延速度快,一旦传入定殖,将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2019年4月,楚雄市首次在东华镇邑多么村委会农户种植的玉米田块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之后危害迅速扩散蔓延至全市15个乡镇的玉米种植区。

草地贪夜蛾从玉米的苗期到穗期都可为害,且钻蛀心叶和果穗危害,严重威胁玉米产量和质量。

叉角厉蝽是一种捕食性天敌,是包括草地贪夜蛾在内的鳞翅类昆虫的天敌,对农作物无害。叉角厉蝽能快速发现并锁定害虫,迅速发起攻击,将刺吸式口器刺入草地贪夜蛾体内,将其麻痹后吮吸体液,致其死亡。

夜蛾黑卵蜂为寄生性天敌,成蜂体呈黑色,其主动寻找夜蛾科害虫卵并将卵产于害虫卵内(可寄生多层卵)。夜蛾黑卵蜂的卵在害虫卵内成长发育,害虫卵颜色逐渐变深,最终被杀灭。夜蛾黑卵蜂主要防治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等夜蛾科害虫。

为进一步丰富绿色防控措施,2023年9月1日,云南省农科院在楚雄市紫溪镇母掌村委会玉米地里试点推广叉角厉蝽、夜蛾黑卵蜂防治草地贪夜蛾技术200亩,共释放叉角厉蝽4000头、夜蛾黑卵蜂卵块300张。正常情况下,叉角厉蝽释放一次可维持2个月以上的有效控制期,条件适宜时,能在野外自行繁育,继而实现世代交替,呈几何数量级杀灭草地贪夜蛾。

通过释放叉角厉蝽、夜蛾黑卵蜂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通过绿色防控达到生态平衡。人工释放叉角厉蝽、夜蛾黑卵蜂可形成叉角厉蝽、夜蛾黑卵蜂自然种群,达到长期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让农作物形成良性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从而达到减少农残、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目的。(撰稿人:蔡万萍 李周兴 杨正平 沈稿:沈立)

上一条:楚雄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2023年食品安全宣传周 农业农村部门主题日暨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活动
下一条:楚雄市植保植检站积极实施产地检疫保障种子产业发展安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