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随春去,碧绿入夏来。放眼广袤的威楚大地,果树披绿、菜畦成行,一座座在流翠的山和清冽的水环抱之下的村庄“容光焕发”。今年以来,楚雄州凝聚发展合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坚持农业、农村和农民优先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厚植生态优势,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在尽情铺展,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全链发展乡村产业,让农业强起来。今年一季度,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5.4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3位、现价增速居全省第4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90元,增速居全省第3位、滇中5州(市)第1位;农业投资达42.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绝对数居全省第2位……多项飘红的数据彰显着我州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铿锵步伐。全州创建国家和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元谋县建成云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生产基地,永仁县建成亚洲最大的晚熟芒果单体连片基地,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37号水稻新品种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云南省仅有的超级稻品种。今年一季度,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全州蔬菜产量达132.87万吨,同比增长3.7%;鲜切花、水果、茶叶等特色农作物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2%、3.4%和3.2%。
全域推进乡村建设,让乡村美起来。道路干净,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漫步在各地村庄,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美丽乡村魅力四射。楚雄州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举全州之力争创“全省最干净城乡”。农村污水治理“牟定经验”在全国推广,农村“五个三”治污机制得到省委肯定。926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县级审查审批。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0.81%。按照“清五堆、美四旁、建三园”的思路,推进43个示范村、1000个提升村、2376个整治村建设,改造提升农村“三园”2.82万个,创建美丽庭院5万个,创成省级绿美示范标杆63个。
全面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富起来。楚雄州坚持把土地、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组织起来,大力推广“保险+金融”的肉牛养殖模式和“企业+传承人+绣娘”的彝绣发展模式。深入实施青年创业兴乡、致富带头人培育,高素质农民总量达2.6万人。与此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楚雄师范学院新建彝绣、云菌等4个产业学院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楚雄市东华镇本东村的王兴平,于2016年回乡创业并成立了楚雄市兴蕴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枇杷产业,合作社先后带动1318户农户种植枇杷1.32万亩,在王兴平的带动下,东华镇枇杷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了绿色产业、生态产业、扶贫产业、健康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路子,东华枇杷远销广东、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枇杷产业收入达2100万元,本东村从曾经的“贫困村”变为了现在的“威楚先锋村”。
深耕沃野,逐梦前行。近年来,楚雄州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抓实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记者 王祖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