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通过种植牧草美化乡村环境,牧草喂牛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与肉牛养殖双提升。
一、培植人工牧草,绿“四旁”、育肥牛。为实现“家家门前种牧草,户户院中养肥牛”目标,积极探索发展肉牛养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新路子,引导农户利用在边角地、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拆违地种植牧草,让荒地变绿地、闲地变草场、荒景变草景,用“牧草绿”扮靓村庄“底色”,把肉牛养殖成为促农增收的新路子。
二、建设规范圈舍,美村庄、住肉牛。通过政策倾斜保障,动员养殖户拆除老、旧、危等不适宜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畜圈,合理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圈舍,配套畜禽粪液收集处理池、粪肥堆放场,人畜实现分离,粪污得到资源化利用,全市17675户养殖户建设有规范化肉牛养殖圈舍56万平方米,扭转了尿液乱排,粪污乱堆现象,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三、加工作物秸秆,优环境、做草料。楚雄市把做大做强饲草饲料加工业作为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抓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大力推广利用作物秸秆、牧草制作青贮饲料,着力推动农机购置补贴,逐步实现养殖主体全员制作青贮饲料,让随意丢弃在田间地角、路旁沟边的秸秆“变废为宝”,饲料化综合利用,在发展壮大肉牛养殖的同时,助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2022年全市共制作青贮饲料7.97万吨,既喂肥了肉牛,又净化了环境。
2022年,通过双促进、双提升,全市肉牛存栏11.22万头,出栏5.7万头,获评省级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村庄1个、州级绿美村庄176个、市级绿美村庄475个;省级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2个、美丽村庄19个;州级2022年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乡镇1个、精品村7个、美丽村庄13个;州级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宜居示范乡镇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40个。(供稿人:李应波 李慧德 徐思宏 审核人:岳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