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楚雄市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信息来源:楚雄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作者:周丽琴    日期:2023-01-31    点击:[]次

近年来,楚雄市坚持“因地制宜、立足长远”原则,立足优势,创新思路,拓展视野,综合分析全市各村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精准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通过积极探索,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一是资源开发型。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山林、水面等优势自然资源,资源变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东华镇莲华村委会新建四合院采用出租的方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2万元。

二是资产盘活型。通过盘活闲置的各类房屋建筑物、厂房设备、仓储设施等,发展物业管理、大健康服务等新经济业态。如鹿城镇永安社区将房屋综合楼主大楼和一楼临街铺面出租,每年收取租金,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7.15万元,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为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乡村旅游型。通过利用集体山林、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等资源,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如紫溪镇紫溪社区把彝族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86万元。

四是物业经营型。通过依托城市资源优势,以全额股份和部分入股的方式,成立物管公司、家政服务公司、建筑公司等,通过服务、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鹿城镇学桥街社区通过开展有偿服务和创办物业公司渠道,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1.24万元。

五是产业发展型。通过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块状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靠近城郊的村,可依据地理优势,重点建设蔬菜、花卉、食用菌、水产等特色种养基地。如吕合镇吕合中屯村大胆探索种植西蓝花蔬菜,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村共流转土地1500亩,年均每亩土地收入900元,解决本村300余人劳动力,增加务工收入600多万元,产值达3901.2万元,壮大村集体收入年均15万元,实现了蔬菜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振兴。

六是股份合作型。通过整合集体积累资金、产业扶持资金、“四位一体”建设资金等,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跨区域发展“飞地”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如西舍路镇11个村委会通过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3万元。(撰稿人:周丽琴 审核人:沈立昌)

上一条:楚雄市农业农村局多举措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量足价稳
下一条:楚雄市家庭农场提质增效快速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