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强调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号召贯彻于行,党建引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将支部建在“粮食安全”稳产保供链上,让党旗高扬在希望的田野上。
强化组织领导 发挥党员干部“规划员”作用。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农村局统筹整合100名党员干部力量下沉89个村(居)委会,在全面摸清全县耕地情况及高标准农田建成上图入库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现状后,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中充分调查,采用“铁脚板”丈量的模式,实地考察地貌,指导各乡镇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明确项目布局和时序安排,将全县30.64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细化到乡镇、到村组,落实到具体地块,实现“一县一图,一乡一图”,做到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
广泛宣传发动 发挥村党总支“号召员”作用。由各村党总支书记牵头,着力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着重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细则,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宣传,通过党员大会、户长会和入户走访、微信群、小广场大喇叭、牟定在线、七彩云端App等“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群众算好“经济账”“长远账”。听取群众意见,聚民心减阻力,准确预判并有效解决建设前端问题200余条,为项目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鼓励群众参与 发挥村党支部“监督员”作用。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771个村民小组长担任“监督员”,负责对在本村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凝聚村民自治力量,督促施工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设进度。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参与施工监管、验收环节的村民小组长代表约240人次,整体标段建设周期从10个月缩短至8个月。
加强建后管护 发挥经营主体“管理员”作用。按照“谁受益、谁管护”和分级负责原则,探索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和经营主体管护机制,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提高工程建后管护水平。加强对项目工程管护工作的督查指导和监测监管,建立政府主导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改变以往重建轻管的局面,确保项目发挥长远效益。
截至2022年,全县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8个,完成总投资3.6亿元,共完成建设任务23.28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5.82万亩,新增耕地1.08万亩,亩均粮食预计增产10%-20%。自2020年开始,共争取耕地轮作资金2700万元,实施“肥土”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目前高标准项目区耕地质量稳步提升,每年带动规模连片流转土地3.5万亩,每年新增土地流转租金2800万元,通过规模流转,大户经营,流转区农户通过务工,年人均可增加务工收入8000元以上,达到了企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2022年,牟定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率排名全州前列,粮食安全基础持续夯实。(撰稿人:伍承艳 审核人: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