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楚雄市集成示范推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成效显著

信息来源:市农推中心     作者:夏林 刘发芬    日期:2022-08-30    点击:[]次

为推进化肥减量化行动和集成示范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牢固树立农业生产“高产、优质、经济、环保”施肥理念,2022年楚雄市争取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94.75万元,用于开展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工作。

“三新”技术是指:施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施用新机具。楚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强化创新驱动和服务推动,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模式,逐步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一是示范推广“三新”配套升级版水稻叶面肥喷施项目1万亩,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中性硅50ml+微量元素叶面肥50克,委托飞防业务企业用无人机在水稻灌浆期喷施;二是示范推广“三新”配套升级版玉米大量元素水溶肥项目1万亩,每亩玉米补助大量元素水溶肥3.5公斤,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三是开展“三新”配套升级版新肥料施肥技术培训4场次,参训人数200余人;四是开展“三新”配套升级版田间肥效试验5组,玉米炭基增效氮肥与尿素对比试验1组,水稻有机硅磷酸二氢钾与普通磷酸二氢钾对比试验1组,小麦、蚕豆、油菜化肥减量试验各1组。

通过集成示范推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减少基肥、追肥数量,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每亩玉米减少氮肥用量3公斤;喷施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肥、硅肥来改善水稻养分均衡吸收,降低土壤养分残留,每亩水稻减少氮肥用量2.5公斤,提高籽粒饱满度和稻米品质。全市化肥用量持续负增长,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每年提高0.11个等级,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市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供稿人:夏林 刘发芬 审核人:沈立昌 )

上一条:楚雄市秋季鼠害发生及防治建议
下一条:楚雄州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举办2022年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统计培训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