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植保站对全市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大面积田间调查,玉米已处于穗期,当前,抓好以叶斑病为主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玉米叶斑病发生及防治方法
玉米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统称玉米叶斑病,是影响玉米产量较大的病害,目前灰斑病局部地方发生,田间病株率为4.5%,全市累计发生2.35万亩;玉米大、小斑病普遍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全市累计发生3.32万亩;褐斑病零星发生。多雨低温天气容易流行发生,特别是播种偏迟、种植感病品种、遮阳冷渍的地块和冷凉地区要重点防治。发现叶斑病,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推荐药剂:退菌特、丙环唑、硫磺·三环唑、苯迷甲环唑、百菌清等。
二、玉米锈病发生及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调查结果:目前发生程度以3级为主,最高发病株率63.7%,平均发病株率40.2%,全市累计已发生3.965万亩;比去年同期偏重发生,对发生偏重的田块应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推荐药剂:丙环唑、戊唑醇、氟硅唑等。
三、玉米螟和蚜虫发生及防治方法
据调查结果玉米螟造成的平均虫伤株率为4.7%,最高虫伤株率达到16.3%,二代玉米螟为中等偏轻发生,部分区域或田块中等发生;玉米蚜虫有蚜株率平均3.8%,最高有蚜株率17.2%,比去年同期偏重发生。推荐药剂: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辉丰菊酯、吡蚜酮等。(供稿人:王泽秀 许朝钦 审核人:苏龙 蔡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