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永仁县突出“四美”乡村建设 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信息来源:永仁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陈昌姝    日期:2022-05-23    点击:[]次

永仁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提出的“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产业建设和乡村建设为重点,围绕“干净、宜居、像农村”的目标,凝心聚力建设“乡村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四美乡村,综合整治提升全县农村人居环境。

一、突出规划先行,抓实“乡村秀美”工程。一是抓村庄规划编制。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注重特色,保持风貌”的原则,围绕全县总体规划,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二是抓示范典型引路。2022年开始,每年每个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规划建设2个“四美”乡村示范村,每个行政村重点打造3个自然村示范点,建成精致乡村,其它自然村同步全面推进,既要整体建设、统筹推进,又要突出重点、逐步提升。以示范点建设引领推动全县村庄在产业培育、村庄规划、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精神文明等方面有较大变化和提升,达到乡村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四美”乡村目标要求。是抓精品村打造。锁定2个示范乡镇、16个精品示范村、130个美丽村庄,投入资金2028.72万元,实施乡村振兴县级“一十百”示范项目30项。外普拉村被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中国的首个示范村。是抓特色风貌打造。按照因地制宜、统一风貌、突出特色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水库移民搬迁、易地扶贫搬迁等秀美乡村22个。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投入资金14.08亿元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极大夯实,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二、突出环境整治,抓实“环境优美”工程。持续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一是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以“七改三清”行动为切入,坚持上下点线面、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村委会主任、组长、户长“三长”齐抓,街长、路长、河长“三长”共治,以“六净四有一规范”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五堆十乱”和假乱俗“小广告”清理整治;投入项目资金495.8万元,新建村民小组停车场52个2.45万㎡,村民小组停车场覆盖率从50.8%提高到58.6%。二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把全面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实事来抓,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2022年计划完成11480座户厕改造任务,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覆盖率70%。三是深入开展垃圾治理行动。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4136.6万元,建成乡镇垃圾转运站5个、乡镇垃圾处理场2个、垃圾池(房)1083个,购买配置农村垃圾车30台,采取“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闭环处理模式,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自然村保洁制度建立覆盖率、村庄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均达100%。加强乡村保洁治理,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乡镇、村庄、乡村道路等农村保洁全覆盖,做到村庄环境卫生有人监管、有人清扫、垃圾有人清运;探索实施保洁员“动态管理+网格化管理”,开展乡镇、村庄、道路、河道、水库的各类垃圾治理情况专项督查,乡村生活垃圾得到长效治理。四是积极推进污水治理行动。按照“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要求,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一体谋划,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不断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87.5%。把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落实县、乡、村、组四级河长责任,加强巡查监管、综合治理,全县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突出品牌打造,抓实“生活甜美”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永仁县充分发挥阳光资源、绿色生态、国土空间、立体气候等优势,建立“链长制”分级推进体系。全县发展特色经济林果达53.6万亩,人均拥有面积达6亩,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36个,认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3.25万亩。扎实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专项行动,盘活闲置资源,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到目前为止,全县63个村(社区)共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54.76万元,平均每个村(社区)8.8万元。

四、突出共治共享,抓实“社会和美”工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打造神形兼备、共建共享的社会和美善治乡村。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专班,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委主抓、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责任制,全县上下形成党委主要领导为主抓、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合力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实行县级领导挂乡镇督导指导制度和月调度、月研判、月督查、月通报、月约谈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建立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制定下发《永仁县“四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永仁县推进“四美”乡村建设八条措施》《永仁县“四美”乡村建设考核评估办法》,建立资金保障投入机制、县处级领导挂包乡镇工作机制、每月指挥调度机制、考核评比激励机制,“四个主题日”制度;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五面红旗村”评选命名活动,评选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挂钩,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是推行数字赋能管理。坚持把治理与管理、治理与服务、治理与效能相结合,推行“党建+”“互联网+”管理模式,依托科技手段整合雪亮工程、天网工程、云视讯、楚雄治理通、智慧党建、村村响等信息平台,把村庄细化为多个网格,按照社区化的理念推进治理“智能化”建设,提升治理服务效能。四是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充分发动群众建立文明村规民约,推行奖勤曝懒“红黑榜”制度、“1234”工作法、“爱心超市”兑积分等系列工作激励机制,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五美”示范户等评选活动,推广省级示范点永定镇太平地村“四坚持四创新”社会治理“景区版”、宜就镇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集镇版”经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撰稿人:陈昌姝 审稿人:杨永良)

上一条:永仁县深入开展农村“三拆”专项行动 助力“四美”乡村建设
下一条:楚雄市多举措开展畜禽粪污贮存池沼气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