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村成立了3个合作社,让我们贫困户无偿加入了3个合作社并量化了股金给我们,每年我们不仅可以分到几百块钱的红,而且还可以到合作社里打工,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挣上了钱,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在分红大会上刚刚领到分红金的姚安县官屯镇连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周建光喜笑颜开地说。
![]()
连厂村作为贫困村委会,由于多年形成的一家一户传统种植模式,导致农业产出效益低,农民增收难。针对该村实际情况,各级党委、政府,挂包单位县农业局,村“两委”在该村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模式。共争取沪滇协作项目资金542.8万元投入到连厂村建设成75亩蔬菜大棚、1600平方米现代化生猪养殖场、720平方米肉牛养殖场,并以连厂村村“两委”为发起人成立了蔬菜种植、肉牛养殖、生猪养殖3个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招商引资引进姚安县以然生态有限责任公司、姚安县荣爵畜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租赁基地发展山药繁种及生猪、肉牛养殖。
沪滇协作项目资金542.8万元建成的设施60%量化给170户贫困户,每户量化股金19158元,40%量化给村委会作为村委会资产。每年可获得资产收益32.57万元,按6:4比例分配给170户贫困户及村委会,每户获得资产收益1149元,村委会获得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同时流转土地的农户由2个龙头企业按每亩700元支付农户土地租金,每年可实现土地租赁收入6.51万元;组织60户贫困户每户1个劳动力到基地务工,每年每户平均获得务工收入2万余元。通过流转土地建基地,建好基地引龙头,贫困户获得了土地资金、务工收入和资产收益三项收入,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连厂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王从武说: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连厂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建好了、村容村貌改变了、产业发展搞上去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有到厚,现在贫困群众不仅拿上了高工资,拥有稳定的收入,还实现了集体分红。作为村“两委”的带头人,我们有信心有干劲带领贫困群众增厚“钱袋子”,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路子越走越宽。
(姚安县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 段正云、伍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