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nyncj-/2023-0927007
- 公开目录:人大建议
-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7日 08时34分
- 发文字号:楚农复〔2023〕57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53号建议的答复
谢佳君等11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绿江汁、马龙河、河口流域综合开发和保护规划”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流域前期开发基本情况
绿江汁、马龙河、河口流域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壤、气候、光热条件配合良好,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形成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的支撑带。
(一)绿汁江流域。绿汁江流经禄丰、双柏2个县市13个乡镇(禄丰市碧城镇、彩云镇、和平镇、金山镇、恐龙山镇、仁兴镇、一平浪镇、中村乡,双柏县大庄镇、法脿镇、大麦地镇、安龙堡乡、爱尼山乡)40个村委会人口约9万人,耕地面积13.29万亩(2022-2024年实施补充耕地三年攻坚行动预计新增耕地面积647.51亩),水资源总量9.65亿立方米,各类水利工程供水总量1.48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15.4%;以玉楚高速、杭瑞高速、双元高速(待建)、武禄双高速(规划),G227、G357国道,S224、S215省道等干线为骨干路网,以禄罗线、星宿江至彩云公路等重要县乡道和农村公路组成公路网络体系。
(二)马龙河流域。全长138.4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已实施河道治理25.96公里,建成水库46座、总库容0.13亿立方米,未利用地面积7515亩(其中:内陆滩涂4860亩、河流水面2205亩)。马龙河(南华县)流域共有小型灌区1个,总灌溉面积0.5万亩,耕地灌溉面积0.39万亩;以楚景高速、东南绕城高速,G227国道,S224省道等干线为骨干路网,以东大线、紫大线等重要县乡道和农村公路组成公路网络体系。
绿江汁、马龙河、河口流域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一是资源禀赋独特多样。两江两河流域属内陆高原,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是滇西横断山脉向滇东丘陵地区的过渡带,谷地错落,重峦叠嶂,海拔高差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突出,历年平均气温16.4℃、平均降雨量862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312小时,土壤、气候、光热条件良好,适宜多种粮、经、果和畜、禽、鱼生长繁殖;二是水质类别均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三是产业发展潜力明显。河流域内粮食、蔬菜、肉牛、黑山羊、水果、魔芋、食用菌、中药材、核桃和乡村旅游“10个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四是综合治理有序推进。绿汁江双柏县境内共划分22个岸线功能区,岸线总长度145.9公里。马龙河共划分77个岸线功能区,岸线总长度326.3公里(含水库岸线),划定岸线保护区29个,岸线长192.5公里,岸线保护区长度占比59.0%;五是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力度加大。一大批已建或在建流域内水环境整治工程、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县城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工程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设施、江河流域水域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水综合治理保护的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六是最后“一里路”建设加快。全面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实施乡镇通三级路、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安全生命防护、危桥改造、窄路面加宽等工程,绿汁江流域禄丰有1233公里村道列入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项目库,禄丰、双柏2个县市有6个乡镇102公里公路列入乡镇通三级路改造项目库;礼社江流域南华、楚雄、双柏3个县市有4063公里村道列入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项目库,有9个乡镇346公里公路列入乡镇通三级路改造项目库;马龙河流域南华、楚雄、双柏3个县市有6个乡镇133公里公路列入乡镇通三级路改造项目库;勐果河流域武定县有1272公里村道列入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项目库,195公里公路纳入乡镇通三级路项目库。“十四五”以来,流域内共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201个,资金规模达2.73亿元。
二、统筹领导,合力推进流域开发治理和保护利用
我们将积极采纳你们的意见建议,结合《云南省楚雄州两江流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落实州委主要领导对绿江汁、马龙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和保护利用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对流域的开发力度。
(一)抓实规划编制这个核心,高标准谋划一批好项目。立足流域独特的气候、生物、生态和土地、矿产、水利等资源现状,摸清水资源(现有的水库、灌区,水权证、水费收费权)、矿产资源(可开采的、正在开采的、需要关停的)、土地资源(可新增的耕地、可调规的建设用地、未开发利用地)、森林资源(经济林、储备林)、光热资源和光伏资源等详实数据,高标准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推动勐果河流域有序开发。
(二)紧扣耕地保护这条主线,力争拓展更多土地利用空间。立足流域现有田地、未开发利用地和可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的现状,实施补充耕地三年攻坚行动(2022-2024年)新增耕地,充分利用流域内河谷丰富的光热资源,开展土地整治保护、改善耕地土壤质量、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建设绿色高效设施,招商引进主体产业开发,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双绑”机制全覆盖,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三)突出水利建设这个重点,构建高效节水的灌溉网。坚持“山坝并举、建管并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抓好水源、水网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满足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通过铺设管道、建设提灌泵站,将蓄水、引水和提水联合起来,用水调度保障灌溉用水需求。
(四)补齐基础设施这块短板,增强河谷经济发展后劲。坚持先行引导、适度超前、满足未来的原则,统筹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均衡发展,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两江两河流域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五)体现多业态发展这个要求,促进河谷资源利用最大化。依托两江两河流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等,在保护良好生态的前提下,加快两江两河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把两江两河流域打造成为楚雄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带)。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紧扣“四张名片”,多业态发展。一是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县城为中心、加强镇村联动、集群产业打造,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合理布局建设产、加、销为一体的“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着力配置农业现代化发展各类要素,不断提高绿色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支持两江两河流域农业产业化开发。二是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着力谋划建设一批吃住行、游购娱、康体休等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航运旅游等相融合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具有楚雄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带。三是加快绿色能源发展。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一批“风光水储充”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引进一批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加快布局一批以特定气候养生、疗养为主的多功能康养基地,切实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六)走活多渠道融资这盘棋,有效破解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摸清各类资产资源情况。完善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光热资源和光伏资源等详实数据,为后续的综合治理和保护利用提供坚实基础保障。二是整合资源弥补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光伏资源的开发前景来换取前期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加大各类资源整合力度,按照产业布局和规划,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记其功,突出发展重点,完善扶持措施,确保产业发展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三是创新国有资本营运方式。搭建国有资本融资营运平台,构建资金营运链条,由国有企业融资承接基础设施建设,用后续的产业开发收益来弥补国有资本的融资投入,通过用活资源、用对资本把闲置资源换成重大项目的投入资金,用预期收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形成滚动发展良好态势。四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瞄准省内、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招商引资,积极引导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与国内外大公司对接,通过注资、参股等方式,实现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加大融资渠道拓展力度。
下一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将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向上汇报和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扶持,努力推进绿江汁、马龙河流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高效、农民持续增收。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你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5日
联系人及电话:罗卫昌0878-311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