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nyncj-/2023-0927006
- 公开目录:人大建议
-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7日 08时33分
- 发文字号:楚农复〔2023〕56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43号建议的答复
朱学聪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组建产业顾问支持楚雄、禄丰和元谋县产业发展”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统筹组建重点产业工作组和专家组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部署要求,主动融入和服务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3年6月调整完善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重点产业工作组和专家组,其中:重点产业工作组下设现代种业工作组、粮食产业工作组、茶叶产业工作组、花卉产业工作组、蔬菜产业工作组、水果产业工作组、核桃产业工作组、中药材产业工作组、食用菌产业工作组、牛羊产业工作组、生猪产业工作组、烟草产业工作组和乡村旅游产业工作组共13个工作组;重点产业专家组下设粮食产业专家组、花卉产业专家组、蔬菜产业专家组、水果产业专家组、核桃产业专家组、中药材产业专家组、食用菌产业专家组、牛羊产业专家组、生猪产业专家组、烟草产业专家组和乡村旅游产业专家组共11个专家组。每个工作组分别由州农业农村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林草局、州供销社、州烟草专卖局1位领导任组长,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班,与业务工作高效结合,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有关工作,解决好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每个专家组分别由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机构、有关企业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共有75人,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市场营销、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楚雄市、禄丰市和元谋县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楚雄市加快发展优质粳稻产业。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市确权耕地面积82.98万亩,两区划定面积41.4万亩。有规模收购加工销售优质粳米企业4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户,年产销能力6.8万吨,销售额4.8亿元,注册有楚鹿、柯玉、紫溪、彝谷等大米品牌,创建绿色食品牌基地3个、共6000亩,优质粳米年深加工5.5万吨,销售额1.65亿元。楚粳系列优质粳米品质、销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主要销往昆明、成都、贵阳以及东南亚地区。主导产业优质粳稻种植规模达14.5万亩、产量达8.41万吨,农业产值2.27亿元,加工产值4.86亿元。
(二)禄丰市加快发展花卉产业。禄丰市充分发挥地理区位、自然气候和花卉品种优势,借助昆明花卉市场,主动承接昆明、玉溪等地花卉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进开发,主要以种植鲜切花、盆栽观赏植物、食用花卉、绿化苗木为主,玫瑰花种植达40多个品种。已培育花卉种植企业24户,其中:省级2户、州级6户、市级3户,20亩以上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20亩以上种植大户244户,花卉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经营种植面积1.97万亩,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花卉产业形成了彩云、金山、罗次三个优势区,2020年被列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2021、2022年连续3年列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创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省级1个、州级1个、县级6个。2022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3.5万亩,产量11亿枝、农业产值11.76亿元。
(三)元谋县加快发展蔬菜产业。擦亮元谋县“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名片,以“冬早蔬菜”为主打品牌,通过2020年、2021年、2022年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全县已累计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1户,(其中:国家级2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41户,发展家庭农场584户。累计获证“三品一标”产品184个,创建并认定绿色有机蔬菜保护基地10片,保护面积达1.26万亩。流转土地面积11.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有1017户,100亩以上的有90户,蔬菜规模化种植面积5.6万亩。制定绿色蔬菜生产标准6个,番茄、洋葱、黄瓜、菜豆等四大蔬菜主栽品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洋葱、番茄、黄瓜、菜豆等30多个绿色有机蔬菜品种,远销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欧盟、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全县已建立冬早蔬菜基地44个,创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省级3个、州级3个、县级4个,获奖云南省“10大名菜”10个,获奖楚雄州“10优农产品”品牌4个、楚雄州绿色食品“5强企业”4个、楚雄州绿色食品加工企业“5佳创新企业”1个,连续3年列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了元谋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成功。2022年,全县种植蔬菜26.2万亩,产量80万吨,产值25.3亿元。
三、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智力支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我局将充分吸纳你提出的关于“组建产业顾问支持楚雄、禄丰和元谋县产业发展”的建议,结合贯彻落实《中共楚雄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调整完善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重点产业工作组和专家组的通知》(楚农办通〔2023〕7号)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技术支撑产业发展,推动特色农业强州建设。
(一)全面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即落实“一个产业一个工作组、一个专家组、一个三年行动或配套政策、一批基地、一批龙头企业、一个调度机制”,抓实“种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乡村旅游”五项重点工作,形成全州上下一盘棋推动格局。
(二)发挥专家组产业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作用。把专家组成员工作重心从田间地头向产业全周期管理延伸,从短期“补链”、中期“强链”、长期“延链”入手,通过培育壮大农业市场主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扶优培强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推进楚雄州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惠企政策宣传落实。多渠道宣传投放惠企政策,除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进行现场解答外,加大惠企政策在线解读、推送,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线上”精准推送,“线下”主动“问诊”。通过进企业、进车间、进基地,讲政策、解难题、促发展,主动上门服务,印发各项惠企政策,方便企业吃透弄懂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下一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将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产业专家组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州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高效、农民持续增收。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你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9日
联系人及电话:罗卫昌0878-311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