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nyncj-/2023-0927004
- 公开目录:人大建议
-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7日 08时25分
- 发文字号:楚农复〔2023〕54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6号建议的答复
李俊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整合政策和项目,集中力量将补充耕地项目区打造成为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州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一)建设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住耕地、基本农田红线,落实“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保安全”粮食生产要求,实施粮食高产创建“五技同施”,认真落实“一张图”“一张表”管理制度,推进24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208.53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41.66%,高于全省0.63个百分点。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点和示范区,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7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556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37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4.38%,粮食作物主推技术到位率98%。2022年,全州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70.45万亩、增长0.54%,产量129.25万吨、增长1.61%。粮食单产达348公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公斤,单产居全省第5位;人均有粮533.8公斤,高于全省119.1公斤。
(二)建设特色产业生产基地,集群布局发展。按照“八有”标准(有经营主体、有适度规模、有生产规范、有目标市场、有品质保障、有品牌引领、有科技支撑、有专业服务),着力推进优质粳稻、高端蔬菜、精品花卉、现代种业、特色水果、畜牧业、食用菌、植物蛋白、中药材、烟草“十大”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全州建成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基地542个,创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56个,种植蔬菜面积166.43万亩、产量295.03万吨,优质水果面积65.62万亩、产量69.92万吨,核桃面积600.24万亩、产量12.66万吨,花卉面积12.09万亩(其中:鲜切花面积7.83万亩)、年产鲜切花27.75亿枝、盆花1432万盆,中药材面积35.26万亩、产量6.31万吨,油料面积37.65万亩、产量6.57万吨,烤烟面积61.3万亩、产量165.5万担。全州蔬菜面积、产量居全省第6位,鲜切花面积、产量居全省第2位,食用菌总产量居全省第1位,核桃面积、产量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4位,全州实现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农业产值513.37亿元、增长13.84%。元谋蔬菜、南华野生菌、武定肉鸡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姚安花卉、大姚核桃入选特色县创建,元谋县蔬菜和禄丰市花卉列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元谋县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南繁冬夏繁制种大县建设。
(三)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推进元谋现代农业产业园、姚安花卉产业园、永仁特色水果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科技集成、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入驻重点企业达302户,园区综合产值达204亿元。统筹推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全州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135.27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11:1,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采取有力举措,全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我们将积极采纳你的意见建议,锚定特色农业强州目标,结合实施《楚雄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推进我州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一)以规划引领打造特色产业基地。贯彻实施《楚雄州“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楚雄州“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楚雄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重点规划和专项规划,集中建设优质高原粳稻、高端蔬菜、精品花卉、现代种业、特色水果、畜牧业、植物蛋白、中药材、食用菌、现代烟草“十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加快形成“一区、双核、八园、十基地”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处理好补充耕地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补充耕地上图入库后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在打造特色产业中要高度重视和处理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在补充耕地上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再给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预留空间。
(三)加大绿色高效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力度。通过提升改造一批、投资新建一批、示范打造一批,加大农业产业资源集约化、高效化保护利用,着力保护耕地、提升质量效益。以水果、蔬菜、花卉、食用菌等为重点,改造和新建温室大棚,建设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设施,配套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支持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逐步建设覆盖全州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提高产地农产品产后集散和商品化处理效率。加强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与冷链集配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有效衔接,整体构建功能衔接、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产地冷链物流体系,保障特色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
下一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将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及资金,进一步加大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力度,促进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农民持续增收。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5日
联系人及电话:罗卫昌0878-311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