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23-0922013
  • 公开目录:人大建议
  •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2日 16时39分
  • 标题:对州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8号建议的答复
  • 发文字号:楚农复〔2023〕34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8号建议的答复
楚农复〔2023〕34号

 

水雁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州肉牛产业发展情况

楚雄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肉(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坚持把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制定方案,创新实施“政府+保险公司+银行+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全州肉牛产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2022年末,全州牛存栏70.34万头、同比增长1.77%,牛出栏24.68万头、同比增5.99%,牛肉产量3.36万吨、同比增长1.34%,牛存栏、出栏均位居全省第五位,肉牛出栏增幅居全省第三;肉(奶)牛产业促进农民增收5.2亿元,户均增收1100元。2023年上半年,据统计数据,全州牛存栏63.87万头,同比增长1.18%,增幅居全省第1位,牛出栏10.84万头,同比增长2.57%,增幅居全省第3位,牛肉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3.61%,增幅居全省第3位。禄丰市彩云镇肉牛产业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姚安县被列为云南省2023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实施区域。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一)强化组织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州委、州政府把肉牛产业发展放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州委书记、州长亲自参加每季度的“三农”工作调度,亲自调度肉牛产业发展工作6次。一是州、县、乡成立了肉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建立了“上下联动”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完善月通报、半年交账、年度考评制度,形成了州级牵头抓总、县级主抓落实、部门配合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格局。二是在《楚雄州加快肉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和《楚雄州金融支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的基础上又研究制定出台了《楚雄州加快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楚雄州2023年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构建起“1+3”的政策要素保障体系。

(二)力推“保险+金融”,在金融支持上出实招。以“贷款+保险”模式,着力破解群众肉牛养殖资金保障难题,有效解决农户养殖风险大的问题。保险机构精准对接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需求,创新开发“威楚智慧肉牛保”等产品,有效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把10万头肉牛保险纳入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范围,整合2400万元财政资金进行财政补贴,其中,针对全州收入在1万元以下、有养牛意愿和养牛条件的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逐户动员,因户施策,财政按照每户3头牛的标准全额承担保险费用,农户不再承担自负部分。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发放肉牛养殖贷款50.98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增发放贷款15.3亿元;累计承保肉(奶)牛59343头,保险总额5.78亿元。

(三)全力推广“牛超市”,在养殖模式上谋创新。全州十县市均建立了“牛超市”,培育从事肉牛生产的省级龙头企业7家、州级龙头企业10家,肉牛养殖户16.04万户,较2022年增加9700户,其中养殖大户9677户、1万元以下低收入农户2718户,较2022年分别增加2382户和596户,有效推动了肉牛产业发展。例如武定县依托云南同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牛超市”以来,着力为养殖户提供牛源,为周边养殖户提供了230头能繁母牛和育肥牛,带动130户农户进行肉牛养殖,收购周边农户青贮饲料1200吨,促进了农户养牛增收。双柏县建立2个“牛超市”总部、2个肉牛养殖综合服务中心和6家“牛超市”联盟,为农村低收入家庭户及其他养牛户提供购牛、买保险、办贷款“一站式”服务,带动639户农村低收入家庭户养殖肉牛2595头,户均养牛4户。大姚县依托陆畜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牛超市”,实现肉牛采购、养殖、代养、寄养、股权合作、“金融+”、“保险+”一站式服务。通过规模化养殖带动重点乡镇成立合作社18个,辐射带动2913户养殖户,增加养殖头数6785头。

(四)抓好项目谋划,在着力长远上求突破。在高质量实施好创建肉牛产业种养循环示范乡镇、“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等项目基础上,2023年-2025年州级财政每年预算1300万,支持肉(奶)牛产业发展。2022年以来,州县累计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6158万元、沪滇协作资金7514万元支持推动肉(奶)牛产业发展。

(五)加强科技推广,在技术服务上见实效。坚持把科技服务作为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建立优质饲草料供给保障体系,积极开展肉牛健康养殖、疫病防控、饲草料加工等技术指导和培训,着力解决肉(奶)牛产业发展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全州共开展各类培训4056场次,培训养殖户1.6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6万余份,编制印发肉牛养殖技术手册、政策汇编1万余册,完成肉牛品种杂交改良24.29万胎,累计推广种植牧草27.59万亩(其中:试验示范种植巨菌草6.59万亩),收储青贮饲草料7.89万吨,为肉牛产业发展筑牢基础。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持续推行“政府+保险+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的肉(奶)牛发展模式,着力在技术服务、品牌提升、扩链建链、金融支持上下功夫。二是以我州“1+3”政策要素保障体系为依托,加大肉(奶)牛招商引资力度。三是积极探索肉(奶)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聚焦屠宰、分割、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搭建楚雄肉牛品牌宣传平台,打造楚雄肉牛品牌。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你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农业农村工作给予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2日

联系人及电话:边佳 0878-312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