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21-0916002
  • 公开目录:人大建议
  •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6日 09时57分
  • 标题:对州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050号建议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050号建议的答复

A

公开

楚农复〔2021〕26号

对州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050号建议的答复

杨冬梅代表:

你提出“关于增加对非贫困村项目资金投入力度”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州委、州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通过8年多不懈奋斗,全州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5个贫困乡镇全部退出,64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3.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圆满实现整州脱贫目标,困扰楚雄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2015年以来,楚雄州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57.95亿元,不断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推动贫困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你提的建议实事求是地指出了非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统筹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楚雄州乡村建设行动需要推进落实的重点工作。我们高度重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办理。

1.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财办〔2021〕16号),明确要求:推动财政扶持政策有序调整,确保工作平稳衔接过渡。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三农”工作将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工作机制、政策举措等从脱贫攻坚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确保工作有延续性、政策不留空白。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坚持在各项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把工作做实做细,增强脱贫稳定性,避免操之过急、急转弯等情况。同时,要求各地调整优化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政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将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更名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包括: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少数民族发展、欠发达国有农场和国有林场巩固发展、“三西”地区农业建设等。各级财政部门要优化资金分配机制,突出支持重点,倾斜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地在按规定安排使用资金时,要统筹兼顾脱贫县和非贫困县、脱贫村与非贫困村实际情况,着力推动均衡发展。以上政策,为统筹推进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提供了政策保障,楚雄州着力从政策层面加强统筹,加快推进均衡发展。

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谋划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业发展规划,谋划了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园建设、“一县一业”建设、种植类产业、养殖类产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旅融合、数字农业等十二类项目,总投资4629.7亿元,其中:双柏县规划重大建设项目179个,项目总投资1505亿元,是10县市进入项目库投资最多的县市。这些重大项目覆盖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未来五年项目建设推进,对改善非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非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州级相关部门按照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安排,进一步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改善提升基础设施。一是大力实施“兴水润楚”行动。滇中引水干渠楚雄段按计划顺利推进,1—6月完成投资19.07亿元;滇中引水二期工程(楚雄受水区)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改委审核;小石门大型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已报水利部,待水利部审定后报国家发改委审批,确保今年开工建设;蜻蛉河灌区为全省列入国家“十四五”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3个灌区之一,今年计划建设7000万元项目实施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续建的5个中型灌区建设任务也已完成,新开工的两个中型灌区顺利实施。大姚桂花、武定大板桥水库等中小型水源工程顺利推进,PPP河库连通工程姚安龙鼻子引水项目建成通水,新增年供水能力534万立方米。1—7月,全州水利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71亿元,较2020年同期完成增长63.4%,占今年计划完成82.31亿元的65.25%。二是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建好、护好、管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编制“十四五”农村公路项目库,启动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改造186.7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工程520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98公里、新建桥梁7座、危桥改造26座。落实各级财政配套日常养护资金,省级下达7265万元养护工程资金,州级配套下达1200万元日常养护资金。全面推行“路长制”,加强路产路权保护。持续巩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100%、通邮率100%,加快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步伐,实现全州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更多农村百姓。三是加大农田及农业基础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争取,1—6月争取上级资金到位94458.5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5042.72万元,省级资金9415.87万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草原生态奖补、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4项惠农补贴资金到位4.0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做好本级财政资金配套,2021年州级财政农业投入达到2979.05万元。目前,中央、省、州到位专项资金已全面完成下达拨付。完成农业投资177.93亿元,同比增长45%。四是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4G网络和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宽带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村级网络具备200M到户能力,光宽带网络和4G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已全部覆盖村委会、卫生室和学校,自然村覆盖率不断扩大。2021年的87个行政村4G基站试点项目建设,正积极开展前期工作。五是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计划2021年完成30%、2022年完成40%、2023年完成30%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安排部署,未来五年,我州将积极推进3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美丽村庄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创建单位布点筛选。六是实施农房抗震改造工程。2020年以来,按照农民自筹、政府补助的资金投入机制,以农户自主建设为主,实施农房抗震改造11078户(其中:2020年5801户、2021年5277户)。截至目前,2020年5801户全部竣工验收,2021年5277户中,开工4797户、竣工2532户,开、竣工率分别为91%、48%。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你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1年9月16日

联系人及电话:罗光文  0878-3122337

抄送:州人大选联工委,州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