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19-11140017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4日 00时00分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A

楚农复〔2019〕4号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楚雄州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农业装备现代化的提案,已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农业装备的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机装备是农业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农业进程越发展,对农机装备的依赖程度越大。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楚雄州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装备门类不断增加,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

一、我州农机化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是农机装备持续稳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楚雄州农机化工作稳步发展。到2018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243.06万千瓦,名列全省第4位。全州拖拉机拥有量28982台,微耕机拥有量146571台,播种机械305台,排灌机械(水泵)76782台,植保机械10167台,谷物联合收割机416台,机动脱粒机93453台,干燥机械5522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72400台,畜牧机械110733台,水产机械1565台。

二是农机作业持续增加,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全州共完成农机作业面积896万亩。其中:机耕面积453万亩,机播面积36万亩,机电灌溉面积155万亩,机械植保面积138万亩,机收面积114万亩。全州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

三是农机合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州把发展农机合作社作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举措,强化政策支持,对农机合作社优先安排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安排农机作业补贴、优先安排农业科技项目;突出分类指导,引导农业经营单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等市场主体创办农机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全州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49个,入社农户768户,合作组织资产总额11225万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488台(套),场库棚面积4.1万平方米,服务农户数5.8万户,作业服务面积43.4万亩。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主力军,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

四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明显。我州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到今年已是第15年。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州农机化工作得到了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关心支持下,全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2005年开始时的30万元增长到今年的3366万元,增长了112倍。15年来上级累计下达我州中央及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32亿元,补贴购买各类农业机械15.73万台,补贴受益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14.98万户。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州农机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到2018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43.06万千瓦,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的2004年113.94万千瓦增长了1.13倍。

二、存在不足

一是农机化服务体系薄弱。多年来,我州各级对农机化工作的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机化服务基础弱,工作手段不强,与日益增长的农机需求和国家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综合机械化水平偏低。目前,楚雄州农机作业仅限于耕耙、播种、排灌、植保、收获、运输等主要环节,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牧养殖业、设施农业等机械偏少,作业地点主要以本地为主,跨区域作业较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流转不稳定、土地不连片、农田不规则,也影响了机械作业效率的发挥,降低了机械使用效率。2018年楚雄州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虽然达到了5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但与全国68%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与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推进农村农业装备现代化的措施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全力推进我州农村农业装备现代化步伐。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力度。2019年中央财政共下达我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366万元,目前补贴政策正在实施中。下步我们将科学测算,积极上报全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需求,力争做到受益对象应补尽贴,最大限度满足全州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也为提高和优化农村农业装备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通过持续推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提高农田“宜机化”水平,把适宜机械化作为农田建设的重要目标,统筹各级各类有关资金及社会资本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在适合“宜机化”建设项目区,规划设计建设内容时,充分考虑农机作业机耕道、机耕口建设,保障“农机能下田”,切实改善农机运用空间,加速补齐农机化基础条件薄弱短板。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加强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紧紧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和 “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加快农机装备和技术发展。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益,大力支持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果蔬、牧草、现代种业、畜牧水产、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发展,推进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

感谢民进楚雄州委长期以来对全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26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0878-3122532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