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18-07200019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20日 00时00分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83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83号提案的答复

B

 

 

 

 

 

 

楚农复〔201823

 

 

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83号提案的

      

 

苏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补齐农业短板加快全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进展情况

十三五以来,全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动融入滇中、带动滇西发展和把楚雄州建设成为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绿色健康食品供给基地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突出一大亮点(生态楚雄、绿色农业)、发挥两大优势(光热资源独特、繁制种资源独特)、挖掘三大特色(多季节生产、多品种荟萃、多产业集群),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州委、州政府确定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产业,逐步形成了冬菜、春果、夏菌(菇)、秋核桃四季飘香和山地牧业、繁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竞相迸发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以元谋、禄丰、双柏等低海拔区域为主,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外销蔬菜达60余万吨,带动全州发展蔬菜130万亩,产量221万吨,产值54亿元,成为全州种植面积最大、促农增收成效明显的重要产业。元谋县已成为云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生产区,蔬菜外销量占全省冬季蔬菜外销量50%以上;二是巧打季节时间差,抢先进入消费市场,大力发展以元谋、永仁、双柏等为重点布局的葡萄、青枣、金丝蜜枣、火龙果、凤梨释迦等热区水果,积极发展以楚雄、禄丰、姚安等为重点布局的云南红梨、蓝梅等温带水果,打造春夏早熟水果产业,全州优质水果面积达50万亩,产量42.8万吨,产值17.45 亿元;三是以大姚、楚雄、南华中国核桃之乡为主全州已发展核桃567万亩、产量6.13万吨。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西部最大、全国领先的核桃乳加工基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四是培育以双柏天蓬养殖有限公司、禄丰彩云印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姚齐和牧业有限公司、双柏县祥鸿牧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生猪、肉牛、肉羊养殖、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加大推广滇中牛、云岭黑山羊、撒坝猪、武定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大力发展山地牧业,全州猪、牛、羊、家禽年出栏分别达到426万头、43万头、128万只和2364万羽,肉类总产量达48.91万吨、畜牧业产值117.06亿元,成为楚雄州农民增收的第一支柱产业;五是发展了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全州以南华、楚雄、大姚、禄丰、武定、双柏为主,实施野生菌保育面积150万亩,野生菌保育面积150万亩、采集产量2.84万吨。以楚雄、永仁、南华、姚安、禄丰为主发展人工食用菌450万平方米,产量4.3万吨,产值4.88亿元,增长11.6%以禄丰、楚雄、牟定为主发展花卉园艺面积5.7万亩、产量5.1亿枝,产值10.8亿元,增长14.6%;以武定、双柏、楚雄为主发展中药材21万亩、产量3.8万吨,产值10.5亿元、增长10.30%。以大姚、姚安、永仁为主发展桑园面积17.56万亩,鲜茧产量0.36万吨,产值1.6亿元;以双柏、楚雄、牟定为主发展茶园面积5.15万亩,茶叶产量0.1万吨,产值0.48亿元。全州以楚粳系列水稻、玉米、蔬菜、薯芋类、花卉等为重点的良种繁育面积达15.08 万亩,产量12.02万吨,产值15.5 亿元。

(二)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7年,全州累计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8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77。农业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94.44万元,以粮油、畜禽、蔬菜、果品、饮料、调味品等农产品加工产值245.39亿元,实现了农产品加工、营销同步增长。全州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3147个、家庭农场403个,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分别达3316户、1.56万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17万户,带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云南摩尔农庄带动农户发展有机核桃原料基地3.9万亩;哲林果业集团建成1.2万亩晚熟芒果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芒果4.7万亩永仁方山诸葛营打造中国彝族旅游第一村。全州培育和孵化农产品电商企业79户,实现网上销售额6亿元;全州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55个,实现休闲农业营业收入2.8亿元。

(三)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全州以产业精准扶贫为重点,引导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开展以大姚县为主的三变改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试点,建立产业化联接机制和集约化分配机制,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和优势产业集群带动,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示范带动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对接。按照产业+两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等模式,建立以入股、分红、订单、土地流转、电子商务、打工就业为主要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州已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20户带动11601户贫困户以资金或资产入股方式发展,496户以订单方式带动12619户贫困户发展,393户累计流转承包土地面积30.28万亩,426户流转集体林权面积122.5万亩,81户带动818户贫困户以电子商务方式发展,192户带动6433户贫困户以打工就业方式发展。

二、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聚焦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和肉牛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大决策,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新时期楚雄州农业跨越发展战略,以产业兴旺为要求、绿色+农业理念为引领、打造绿色食品牌为目标,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具有增长潜力的生猪、肉牛、蔬菜、水果、核桃、中药材、花卉、食用菌八个重点优势产业,着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形成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实现农业多功能融合和多重复合效益,成为助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新的增长极,力争把楚雄州建设成为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绿色健康食品供给基地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感谢您对我州农业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州农业局将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州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和发展战略,落实好一系列扶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科学编制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八个重点产业发展、十县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等规划建设,加大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力度,打造绿色品牌、拉长产业短腿、补齐农业短板促进全州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繁荣昌盛。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局

                         2018628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0878-3122532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