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18-072000126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20日 00时00分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64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64号提案的答复

A

 

 

 

 

 

 

楚农复〔201819

 

 

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64号提案的

      

 

大姚县政协委员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农业品牌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品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全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州委、州政府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重点工作和国家、省、州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的工作思路,突出一产挖掘特色、做大绿色产业,二产加工增值、培强经营主体,三产延伸产链、搭建新型平台重点,全力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全州实现一产(农、林、牧、渔业)产值达305.62亿元、较上年增6.3%,第一产业增加值171.02亿元、较上年增6.3%,增幅并列全省第一位;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27.67万吨、增长0.7%,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4元、较上年增长9.4%

(二)抓标准化生产,夯实品牌发展基础。

品牌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关键在于标准化生产。近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品牌农业发展打牢质量基础。截至2017年底,全州累计有182户企业的399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3个,绿色食品224个,有机食品1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累计认定农产品原料种植基地面积55447公顷、产品产量596300吨、产值29.02亿元。

(三)抓创建主体,形成品牌建设合力。

我们始终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推动品牌发展的主力军,鼓励农业企业开展资产重组和品牌整合,做大做强企业。全州累计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38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77户、数量居全省第3位,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46户,5亿元以上的2户,10亿元以上的1户。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产值227.3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4.34亿元,较上年增长11.66%,实现利润总额14.15亿元;累计发展家庭农场403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139个,其中:农民合作社3147个;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分别为3316户、15600户。

(四)多部门齐抓共管,推动农产品品牌认证。

通过农业、工商、质监等各有关部门的努力,截至2017年底,全州有1个农产品(大姚核桃)注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5个,生态原产地保护农产品6个(其中2017年新增4个),64个农产品注册商标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8个农产品获得云南名牌称号、43个农产品获云南名牌农产品49个农产品获楚雄州知名商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五)抓公共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州着力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狠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冬菜、春果、夏菌、秋核桃和山地牧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四季飘香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以元谋中国冬早蔬菜之乡为代表的热区冬菜,带动全州种植蔬菜130万亩,蔬菜产量220.48万吨,产值47.79亿元。元谋县21.0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获国家区域化出口备案,蔬菜外销量占全省冬季蔬菜外销量的50%以上,是云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生产区,成为全州种植面积最大、促农增收增收成效明显的重要产业,元谋县元谋蔬菜被认定为全国第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巧打季节时间差,抢先登录消费市场,打造春夏早熟水果产业,大力发展葡萄、芒果、青枣等特色水果,全州优质特色水果累计种植面积50万亩,产量60.08万吨,产值24.5亿元;依托南华野生菌王国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食用菌产业,全州实施野生菌保育面积150万亩,野生菌年采集产量约120吨。发展人工栽培食用菌400多万平方米、产值超过5亿元;以大姚三台核桃为主打品种,建成西部最大、全国领先的云南摩尔农庄核桃乳生产基地,大姚、楚雄和南华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带动全州发展核桃种植面积578万亩。实施万户规模养殖大户、万头生猪养殖场、万头畜禽加工、万亩高原牧场四大工程,加大推广滇中牛、云岭黑山羊、撒坝猪、武定鸡等地方优良品种,打造畜牧业百亿元第一产业。

(六)抓展示展销,扩大品牌影响力。

加强推进农产品市场开拓,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市场开拓体系建设,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赋予农业部门的主要职责。自2012年以来,州农业局大力推进市场开拓体系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积极响应,主动跟进,乘势而上。我州农产品市场开拓工作稳步推进。共组织585户(次)农业企业参加29场农产品推介展示活动及展会,完成现场销售额1361.14万元,签订销售合同211个,金额42804.82万元,签订合作协议334个,金额50568.64万元。通过一系列的展示推介宣传,充分展现了我州品牌创建的成果,大幅提高了楚雄州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了楚雄州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促进了龙头企业提质增效,有力地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

二、农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州农业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产品的竞争力、知名度、得到较大提高,一些农产品开始走向国内外市场,效益逐步显现,但也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品牌意识薄弱。部分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存在重争名牌评名牌,轻创名牌保名牌,对名牌产品的附加值和社会效应认识不全面、不深刻,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导致长期处于一流的质量、二流的品牌、三流的价格的状况。

(二)农业区域性品牌发展缓慢。

楚雄州的区域性农业品牌较多,如:楚雄云泉豆瓣酱、双柏妥甸酱油、牟定腐乳、南华野生菌、姚安藕粉、姚安山药、大姚核桃、大姚粉丝、元谋蔬菜、武定鸡、禄丰香醋等,但是这些名特优区域性农业品牌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加工工艺落后、品种单一,导致品牌竞争力不强。

(三)品牌产品规模偏小。

农产品加工企业弱、小,整体实力不强,市场营销能力弱,生产分散,标准化生产不到位,上规模的少,缺乏内在活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发展步子不快,企业规模徘徊不前。如牟定腐乳生产企业较多,处于州内、省内竞争的局面,省外市场开拓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四)政府部门在创建农业品牌中引导不足。

农业品牌建设,涉及农业、林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部门间工作协调不够,制约农业品牌的创建;同时,缺少必要的专项投入,州级财政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农业品牌创建,缺少政府资金的引导。

三、加大我州农业品牌建设力度的措施

农业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本质应该渗透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中。为有效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争取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产业化包含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开拓及品牌创建的三个环节,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两个环节每年州、县都有财政资金投入,农产品市场开拓及品牌环节没有资金扶持,农业品牌建设滞后,影响了农业提质增效。在建立州级财政扶持企业发展品牌创建同时,继续争取州级财政扶持农业及龙头企业提质增效,打造农业品牌,扶持重点要从加工环节转移到农业品牌建设上,争取州级财政对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

(二)加大宣传,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竞争能力。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我州农业品牌的宣传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扩大彝 州品牌知晓率,组织品牌企业在国家、省、州等展会活动上开展宣传。每年组织州内农业龙头企业及特色企业参加形式多样的农产品推介展示活动,为企业提供展示、展销优质农产品的平台,提升楚雄州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坚持标准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线,是农产品创品牌的根本。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农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品牌建设的关键。稳步推进农业品牌生产标准化,加强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以绿色品牌理念引导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部门将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三大体系;同时依靠技术进步,加强新品种、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的引进和发展,保持品牌的生机和活力,稳定并提升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一是开展农产品质量监测,组织在县级定性筛查基础上,开展以州级定量分析为主的农产品质量监测,并配合省级开展监测,严把农产品生产源头关。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在规模种、养殖基地依法推行生产记录档案工作,检查落实生产记录档案、农产品生产用药等情况,严禁违规使用农药和未过安全间隔期采售食用农产品。加大宣传,鼓励各生产主体在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完整录入信息并使用追溯码,确保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三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体系建设项目进行督办,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四)强化服务意识,为农业品牌创建提供服务。创建农业品牌需要构建多元化支持体系,要鼓励、扶持、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树立品牌、打响品牌,扩大农产品销售。相关职能部门努力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时刻把握农产品市场动向,力促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农业品牌创建铺好快车道。农业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的放矢,选择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种,明确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最终形成农业区域性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格局。做好名牌农产品、地理标识农产品的推荐申报工作,协同质监部门要做好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推荐申报工作;协同工商局做好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推荐申报工作。农业品牌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一个产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许多部门和多环节的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建立农业品牌保护法规制度,确保农业品牌战略工作持久有效地深入开展。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局

                         2018628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0878-3122532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