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18-072000123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20日 00时00分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

A

 

 

 

 

 

 

楚农复〔201831

 

 

对州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

    

 

民进楚雄州委:

你们提出关于培育壮大楚雄州农业小巨人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州农业龙头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情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我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农业小巨人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的龙头,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和领军力量。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小巨人的意见》(云政办发〔201590号)等政策文件,加快培育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种养专业大户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始终把农业小巨人的培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主要工作任务:以培育壮大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梯次农业小巨人集群为目标,每年确定7—10户农业小巨人培养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分类指导、跟踪服务,2020年,力争实现全州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农业小巨人达60户以上。2017年,全州新增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户,当年认定数量居全省第一(全省共认定124户),认定州级龙头企业41户,全州累计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38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77户、数量居全省第4位,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45户、占全省的11.5%5亿元以上的2户,10亿元以上的1户。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产值227.3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4.34亿元,增长11.66%,实现利润总额14.15亿元,增长2.1%,上缴税金2.63亿元,增长11.2%,带动农户96.27万户(次),带动种植业订单面积60万亩,带动畜禽饲养99万头(只),农户实现增收总额29.82亿元,增长8.2%,按照全州2017年乡村人口户数49.77万户计算,带动户均增收5991.5元;累计发展家庭农场403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139个,其中:农民合作社3147个,带动农户17万户;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分别为3316户、15600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600人。同时,支持创建了一批以技术服务、标准化育苗(育秧)、农资一体化供应、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全程作业等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二、农业小巨人等龙头企业引领示范带动全州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发展

近年来,一大批农业小巨人及龙头企业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积极参与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构建农业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促进一产增产增收。2017年,粮食产能稳中提升,全州粮食播种面积389.8万亩、增长0.4%,粮食总产量129.12万吨、增长1.8%,实现产值37.25亿元、增长2.5%。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作,全州种植绿色蔬菜132.8万亩、产量219.82万吨、产值47.19亿元,分别增长4.2%6.4%7%;水果51.71万亩、产量36.28万吨、产值13.18亿元,分别增长8.2%3.2%5.3%;发展烤烟61.47万亩、油菜35.04万亩、魔芋16.79万亩、农作物繁制种15.08万亩、人工食用菌450万平方米、花卉园艺5.84万亩、中药材20.23万亩、桑园17.56万亩、茶园5.15万亩,各产业面积、产量、产值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州特色经作实现农业产值突破120亿元。突出规模特色养殖,全州累计创建规模养殖场3678个,其中:部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8个。生猪、肉牛、肉羊、家禽规模养殖率分别达42.37%24%28%61.3%。楚雄市、姚安县、大姚县、禄丰县、双柏县列入粮改饲试点,引导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种植7万亩,收储20万吨,实现过腹增值。全年猪、牛、羊、禽分别出栏377.35万头、37.15万头、105.75万只和2053.33万羽,完成肉类总产量43.99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14.91亿元;积极发展库塘和稻鱼养殖,完成水产品产量3万吨,实现产值4.57亿元,增长7.1%。高效林业有新发展,全州核桃面积578万亩,挂果面积142.77万亩,产量5.8万吨,实现产值14.13亿元,发展板栗、花椒、油橄榄面积分别达50万亩、62万亩、5.6万亩,林下保育促繁野生菌150万亩,采集野生菌1.8万吨,产值7.4亿元。通过不断调结构、优布局、提品质、增效益,创建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全州形成了冬菜、春果、夏菌(菇)、秋核桃四季飘香和山地牧业、繁制种、花卉等竞相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二)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二产加工增值。全州提出规划建设10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产业聚集平台,推动以粮油、肉制品、果蔬、食用菌、调味品、饮料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快速发展,在元谋县、牟定县、双柏县、姚安县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补助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设果蔬冷藏库166座,新增库容8.04万立方米,补助种粮大户和合作社购置粮食烘干机20台(套),日烘干能力达300吨以上;支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延伸优质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果箱子、食瓶子五个楚系绿色食品产业链,2017年全州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245.39亿元,增长10.64%,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0.81

(三)延伸产业链条,三产融合增效。注重拓展农业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打造了一批以摩尔农庄为代表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龙头企业,申报获得农业部认定中国最美乡村3个,培育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4户,创建农业庄园51个,并打造了姚安百果园、元谋东方红葡萄庄园、永仁哲林芒果庄园等一批精品农庄,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50个,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建立乡村电子商务站(点)687个,培育和孵化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90余户,实现网上农特产品销售额6亿元。完成农产品出口额4.7亿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90%以上。强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引进到位资金292.64亿元,占全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额的28.6%

(四)注重绿色生产,提升发展质量。突出绿色发展举措,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摸底调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建成果蔬大棚7.1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2.05万亩,完成地膜覆盖78万亩,元谋县被列为全国80个、云南4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全州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34.34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达70%以上。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建立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区53个、5.3万余亩,建立实施水肥一体化面积30.77万亩,亩均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纯量)2.49千克,亩均节本增效78.50元。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实施杀虫灯、引诱剂、黄蓝板等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4.1%,共减少农药使用量(商品量)24.67吨,亩均减少47.4克。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组织实施秸秆还田111.99万亩,种植绿肥21.84万亩,增施商品有机肥13.53万亩,6个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70%以上。制定全州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及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畜禽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调查并建立台账,维护利用好现有户用沼气池,引导扶持养殖企业建设大型沼气。建立健全州、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农畜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和农业行政执法,元谋、大姚分别被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

(五)强化品牌培育,塑造品牌形象。打好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冬早蔬菜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高原红球藻最适养殖区”“云贵高原优质粳米优势区五张品牌名片,强化品牌培育、宣传与认同,全州累计有399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农产品质量三品一标认证,其中:有机食品认证19个、绿色食品认证221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3个。累计认定农产品原料种植基地面积83.17万亩、产品产量59.63万吨、产值29.02亿元;全州有43个农产品获云南名牌农产品,滇撒猪、云岭黑山羊、武定鸡被评为云南六大名猪名羊名鸡之一,白竹山茶、武定鸡、滇撒猪被农业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推动解决农业小巨人 “融资难问题

2017年以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系列文件精神,积极推动解决农业小巨人等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共性问题。一是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成立了州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设立楚雄办事处,组建了云南农垦楚雄农投公司,组织召开了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政银企座谈会;二是开展以贷款需求为重点的各类专项调查。组织开展辖区内的国家和省、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统计监测和评估分析,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需求情况调查、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才资源调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设施建设需求调查等专项调查,据调查统计,全州300多户农业龙头企业2018年 贷款需求总额约27亿元。三是制定政策,推动落实。于201711月制定出台了《楚雄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担保贷款实施方案(试行)》(楚政通〔201792号),建立农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准备金2000万元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实行补贴政策。加强融资担保政策宣传,先后指导召开了8县(市)高原特色现代融资担保贷款座谈会,共计210户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参加会议。2017年至20185月,协调担保公司为我州3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2.14亿元,兑付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补助资金398.34万元。与此同时,与州发改委联合发文落实农业龙头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并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争取各级扶持。据统计,2017年全州农业小巨人等重点龙头企业共获得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总额达10009.58万元。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认真采纳民进楚雄州委及各位委员提出好建议、好办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科研+种养+加工+流通的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创名牌、育龙头、抓有机、建平台、占市场、解难题为主线,强化农业小巨人等领军型企业培育,尽快出台《楚雄州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企业的用地政策、融资政策、人才政策、税费政策,努力改善企业营商软环境,把培强农业小巨人集群和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做大做强生猪、肉牛、蔬菜、水果、核桃、中药材、花卉、食用菌八大优势主导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彝 乡绿色食品牌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你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楚雄州农业局

                         2018628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0878-3122532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