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nyncj-/2017-06260011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6日 00时00分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九届六次会议第136号提案的答复
楚农复〔2016〕26号
民建楚雄州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从源头治理农产品、食品安全》的提案,已交由州农业局、州食药局分别办理,现将涉及农业局职能职责的工作答复如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命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州农业局采取措施,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现“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趋势,全州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为加强质量监管提供组织保障。在监管架构上,州县农业局已专门成立监管科室,103个乡镇挂牌成立工作站;已建立健全州、县农产品质检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10县市配齐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车,9个县实施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项目,总投资3000多万元,州农产品质检中心新建项目正在实施。州中心、元谋质检站已通过“2+1”认证,已基本搭建起农产品质量监管架构,监管经费已纳入预算。二是开展农业环境监测,为农产品生产营造健康环境。通过实施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8县市累计认定无公害产地面积405.54万亩;依法查处州内企业排废气、污水、废碴污染农业环境突发事件,建立国家、省级农业环境监测控制点和监测点,开展农业污染源和重金属污染普查,为开展农业环境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施节本增效测土配方施肥2003.76万亩,平均每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0.86千克,亩节本增效37.98元;中低产田地改造14万亩;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71.7万亩;实施以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补素为主的沃土工程中心示范140.17万亩,辐射推广934.63万亩等工作,减少了农业环境污染,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农作物品种品质。三是开展投入品专项整治,从生产源头把控质量安全。以种子、农药、化肥为主要品种开展质量抽检和市场执法监管,已制定实施楚雄州农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落实农资经营“两帐两票、一书一卡”制度。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设立了 “12316”农资打假投诉举报专用电话。仅2015年,农业部门抽取430个农药门市、仓库的农药样品115个送检,立案查处农资打假案件206件(肥料14件,农药137件)。协同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不断加大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四是开展质量预警监测,从流通节点控制质量安全。已初步形成部、省、州级以定量检测分析为主,县、乡级以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监测范围覆盖10县市规模生产基地、市场的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初级农产品。年定量监测样品800个、速测样品3.6万个以上,对超标样品进行执法督查,仅2015年,我局发出行政执法督查书14份。五是加强农业标准化推进,从生产过程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大力改善食物营养结构,以满足市场对绿色健康型食品的需求,大力研发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良种良法集成配套、现代养殖模式、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疫病防控等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州农科所自主研发的“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成为云南省推广速度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楚粳27、28号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元谋县建成最大的物理杀虫灯体系,防治面积达12万多亩。全州制定实施农业地方标准27项。元谋县作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2015年被列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成元谋出口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21万亩。今年,规模连片种植生产基地全面推进生产记录管理档案,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六是加强“三品一标”认证,靠市场品牌拉动质量安全。全州累计已有156家企(事)业单位的300个农产品通过了“三品一标”农产品国家质量认证,获 “云南名牌”称号的农产品10个、“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的32个、“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的47个。加快推进形成了一批以特色蔬菜、特色畜禽、优质粮油、优质水果、核桃、优质茶、食用菌等产品为主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绿色生产基地。至2015年累计建成“三品”原料基地面积80.88万亩,产品产量55.12万吨,产值25.44亿元;畜牧业地理标志农产品武定鸡年存栏253万羽,产值2亿元。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欧美国家及国内140多个大中城市。七是开展宣传培训,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每年大规模开展面向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法规培训,面向生产者开展农业科技、科学使用农药培训,面向消费者宣传工作措施和消费常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业务、执法人员、检测人员培训,提高监管能力。落实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每年将生产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义务,科学使用农药等内容进行告知并签订承诺书。八是抓专项整治,集中解决突出性的苗头问题。近年针对突出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如以草莓、葡萄,蔬菜、菌类,畜禽定点屠宰、“瘦肉精”、 生鲜乳违禁物质和兽用抗菌药经营使用等,加大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
“十三五”期间,要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用“四个最严”努力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目标责任管理,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加强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志、准入准出等方面强化。三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农产品。四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禁用兽药、渔药等突出问题,强化农资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检打联动,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和提升,争取经费、项目、机构人员等对监管工作的有力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局
2016年6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3122532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