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nyncj-/2020-12030022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0-12-03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解读
一、出台《纲要》的背景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断提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为弘扬,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成为风尚,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道德领域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党中央2001年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至今已有18年,我们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此时出台《纲要》这样一个指导性文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总结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客观看待成绩和经验,准确把握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纲要》主要内容
《纲要》共有七个部分,主要包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强组织领导等内容。
(二)《纲要》三个主要特点
1、体现时代特征。《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把涉及有关方面的重要内容和抓落实的内容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使新时代特征贯穿《纲要》始终。
2、尊重群众实践。《纲要》总结了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新鲜创造和典型经验,形成了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突出群众性、实践性、可操作性,设计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渠道载体,为深入开展基层道德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3、坚持守正创新。《纲要》既继承了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和载体途径,又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着重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人物等重要群体和重点领域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具体要求,重点强化了法治保障、网络空间、生态文明、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既遵循了道德建设规律,又进行了创新创造,增强了道德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纲要》的重点任务
1、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要坚持不懈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把握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
3、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坚实精神支撑和强大道德力量。
四、学习《纲要》11个要知道
1、什么是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
3、什么是社会主义义利观?
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4、什么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涵?
坚持以 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5、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什么?
坚持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6、什么是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最基本要求)。
7、什么是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最高层次要求)。
8、什么是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9、什么是个人品德?
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
10、什么是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1、什么是时代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