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 正文
  • 索引号:nyncj-/2021-0408002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1-04-08
  • 标题: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楚雄州2021年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楚雄州2021年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的通知

各县市农业农村局,州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楚雄州2021年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1年,产业扶贫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全面巩固拓展产业扶贫脱贫成果上来,全力巩固发展扶贫产业,规范产业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持续稳定推动脱贫户发展产业增收,确保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一、工作思路

围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条底线,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三个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强财政投入政策支持、金融政策支持、土地政策支持、人才智力政策支持、帮扶力量政策支持五项政策支持力度,以巩固拓展产业发展全覆盖、项目支持全覆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政策扶持全覆盖、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全覆盖质量为目标,重点推进粮食、烤烟、特色经作、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构建“农业、工业、旅游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电商”等多措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区,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试行)》,充分发挥扶贫资金项目效益,持续稳定提高脱贫人口收入。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户,为有产业发展条件的低收入人口提供及时高效帮扶,坚决防返贫防新贫。

二、工作目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期间,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人口巩固率达到100%,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全省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四个不摘”全面落实,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得到完善,精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体系健全,大面积消除各类致贫、返贫等因素,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防线全面筑牢;狠抓粮食生产,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按照中央提出的“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只增不减”的要求和 “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保安全”的思路全面完成2021年全州粮食播种面积368.3万亩,粮食产量126.7万吨的粮食生产任务,有力保障粮食供给;产业扶贫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拓展,扶贫产业规模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及带动能力不断提高,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人口自身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权责业务匹配、运营管护高效、收益分配合理,资产处置合规的产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

三、重点工作

(一)精准谋划,巩固拓展产业发展全覆盖质量。围绕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以“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增效”为基本思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农产品“种子端”建设,重点推动粮食、烤烟、特色经作、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光伏产业、构树产业、电子商务、家庭手工业等优势产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发展加快农业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全面巩固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牵头领导:李美琼;牵头科室:发展规划科;责任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各县市农业农村局)

(二)精准布局,巩固拓展扶贫项目全覆盖质量。持续做好扶贫产业项目库建设和动态管理,依托农业产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项目、加快发展“一县一业”,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食品牌”打造等项目资金体量大,主导产业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产业链条完整、新业态发展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优势,高标准全面推进元谋冬早蔬菜及热带水果产业园、禄丰花卉产业园、永仁芒果产业园、姚安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南华食用菌产业园、大姚核桃产业园等10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及122.8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强化项目带动效益,助推扶贫产业发展。(牵头领导:李美琼;牵头科室:发展规划科;责任单位:绿色食品科、乡村产业发展科、农田建设管理科、畜牧兽医科,各县市农业农村局)

(三)精准培植,巩固拓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质量。按照“产业跟着市场走,主体跟着产业走,脱贫户跟着主体走”的思路,大力培植经营主体,强化主体服务和利益联结,鼓励支持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深度参与到经营主体的生产发展中,全面提高主体带贫质量和水平。(牵头领导:王志达;牵头科室: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责任单位:乡村产业发展科、发展规划科,各县市农业农村局)

(四)精准施策,巩固拓展政策支持全覆盖质量。继续贯彻执行《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楚政通〔2017〕97号)、《楚雄州财政局楚雄州农业局关于印发楚雄州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楚财农〔2018〕37号)及《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担保贷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楚政通〔2017〕92号)等资金扶持政策,确保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资金投入不低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总投资的30%。继续贯彻落实《楚雄州农业局关于印发全州农业科技人员挂村联户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楚农通〔2018〕119号)及《楚雄州农业局 楚雄州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楚农通〔2019〕9号)精神,加强产业发展科技指导。(牵头领导:白明;牵头科室:计划财务科、科技教育科;责任单位:发展规划科,各县市农业农村局)

(五)精准发力,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全覆盖质量。继续落实《楚雄州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方案》(楚办通〔2020〕12号),紧紧围绕搬迁群众持续增收这一目标,把重点放在精准支持搬迁人口安置点后续产业发展规划、特色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盘活搬迁群众原有承包地、促进转移就业等工作上。到2025年,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安居乐业,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完全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的目标。(牵头领导:李美琼;牵头科室:发展规划科;责任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各县市农业农村局)

(六)精准管理,巩固拓展扶贫项目资产带贫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摸清底数、清产核资、明晰所有权、收益分配权和管理权、发放资产证书的工作步骤,重点做好产业扶贫项目资产确权、运营管护、监督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扶贫资金项目效益,持续稳定带动脱贫户增收。(牵头领导:王志达;牵头科室:政策改革科;责任单位:州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各县市农业农村局)

(七)精准监测,巩固拓展产业帮扶质量。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精准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构建自下而上入户排查和自上而下监测相结合的常态化预警体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监测对象纳入一个月内即能得到精准有效帮扶,杜绝规模性返贫,严控新发生贫困但得不到帮扶情况。(牵头领导:李美琼;牵头科室:发展规划科;责任单位:各县市农业农村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保障脱贫人口稳定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全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深化对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的认识,加强对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工作的领导,勇于担当,充分履职,扎实推进各项巩固拓展措施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责任落实。州负责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整体谋划和推进;县市是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的责任主体,负责巩固拓展工作规划和扶持政策的制定及巩固拓展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推进;乡(镇)村负责巩固拓展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州农业农村局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和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县市农业农村部门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谋划产业扶贫成果巩固拓展工作,制定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做到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工作重点研究,重点部署,重点督查;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抓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的推进工作做到任务清、责任明、措施实。

(三)强化考核督查。州农业农村局继续沿用产业扶贫挂牌督战工作机制,5个挂牌督战组适时对各县市落实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各项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向各县市人民政府通报督查情况。各县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报送,每月20日前将《2021年楚雄州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调度表》(附件1)、《2021年楚雄州产业帮扶工作情况表》(附件2)、《2021年楚雄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情况表》(附件3)报送州局发展规划科,报送情况将作为督查通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报送邮箱:znyjcyfpb@163.com

(联系人:李文、王蕾 联系电话:0878—3011927)

附件:1.2021年楚雄州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调度表;

2. 2021年楚雄州产业帮扶工作情况表;

3. 2021年楚雄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情况表。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