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 >> 正文
  • 索引号:nyncj-/2024-1016124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1-09-25
  • 标题:楚雄州乡村振兴局对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88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楚乡振复〔2021〕5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楚雄州乡村振兴局对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88号提案的答复
楚乡振复〔2021〕5号

刘琼英、肖喜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健全防贫返贫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提案所提实施意见具有较高的前瞻性、较强的实操性,我局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农组发〔2021〕7号)《云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云巩固振兴组〔2021〕1号),结合《楚雄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印发<楚雄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1年3月8日印发),将提案中的意见融入《楚雄州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楚雄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的通知》,目前方案正在送审。

一、关于“要紧扣‘一个标准’,持续深入宣传‘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的意见。2021年以来,楚雄州围绕“1+X”标准,多途径锁定监测对象。“1+X”中的“1”就是收入巩固情况,以脱贫攻坚期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为底线(2021年为6000元)。“X”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保障相关情况。针对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保障情况,以驻村工作队员、县乡村组干部等为核心力量,线下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防止返贫“三类”监测对象日常走访摸底排查,结合“困难救助”平台找政府救助、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监测热线、农户申报等多个途径锁定重点核查对象,通过综合分析研判、实地调查、村级评议、乡镇审定、县级确定工作程序锁定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二、关于“要强化‘两个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意见。全州共建立13801个村民小组监测点、1007个村级监测站、103个乡镇监测所、10个县级监测中心、1个州级监测中心五级防止返贫监测网络,构建长效机制按月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村民小组设立监测点,由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或小组长、村民代表等人员担任。负责排查发现本小组风险户,对存在“两不愁三保障”、收入及饮水安全短板或返贫风险的农户,第一时间报告村级监测站,确保风险排查不漏一户。村(社区)设立监测站,由驻村第一书记或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乡村干部组成,负责对小组上报的风险户、“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救助对象、农户自主申报和行业部门监测预警信息进行入户调查核实,逐户分析存在的风险点和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化解风险的帮扶需求,建立纸质工作台账,并将名单及帮扶需求上报乡镇监测所。村组两级监测网络充分发挥了村党组织书记防止返贫监测“核实人”作用、党小组长“吹哨人”作用、驻村第一书记“见证人”作用。

三、关于“要借助‘三股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意见。《楚雄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中明确了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志智帮扶、保险帮扶、社会帮扶、综合保障帮扶等6种帮扶措施;在“实地调查”环节,由村级监测站逐户分析存在的风险点和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化解风险的帮扶需求报乡镇监测所;乡镇监测所因户精准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县(市)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统筹行业部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施策、分类帮扶,确保监测对象及时得到精准有效帮扶。2021年以来,全州对监测对象实施产业帮扶487人次、就业帮扶270人次、公益性岗位56人次、医疗救助305人次、临时救助272人次、教育帮扶82人次、住房改造21人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441人次、残疾人两项补贴67人次。

四、关于“要坚持‘四个不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意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全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责任,做到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成果。政策体系上,研究制定《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实施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平台”三机制四个专项行动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实现政策平稳有序衔接,为动态监测帮扶提供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上,2021年州级预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1.73亿元,现已拨付6869.18万元;10县市共计投入衔接资金1.5亿元以上,为动态监测帮扶提供资金保障帮扶力量上,继续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按照新队员不就位老队员不撤离的工作要求落实好帮扶责任,重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688人、工作队员2009人,为动态监测帮扶提供力量保障工作机制上,实行一月一监测、一月一研判、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共开展动态监测4期,工作通报4次,工作调度4次,为动态监测帮扶提供机制保障。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武定县已经被国家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五、关于“要抓好‘五个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意见。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楚雄州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成立由州委书记、州长任组长的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县(市)、乡(镇)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二是推进政策衔接。今年以来,省级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衔接文件24个,已经出台了18个;州级衔接文件正陆续出台;已经出台的省州有效衔接政策文件正在汇编。三是坚持综合分析研判。今年以来,州县17家行业部门按照监测预警、资产信息核查、帮扶措施落实、信息数据比对、“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救助事项办理工作职责按月开展工作,今年以来行业部门共推送预警信息5578条。县级监测中心综合分析各部门工作数据和媒体、信访等渠道反馈的信息,形成到户预警线索信息,按月反馈到乡镇、村;村级监测站在排查时对预警线索信息进行核实;村级监测站、乡镇监测所根据监测员日常监测、农户自主申报和预警线索信息调查核实相关情况,按照“1+X”的标准逐级开展综合研判分析。今年以来,共识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监测对象192户657人。四是开展帮扶成效评议。县(市)、乡(镇)、村(社区)适时开展监测对象帮扶成效评议工作,评议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逐户对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返贫风险消除情况、家庭收入稳定性、家庭成员内生动力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风险稳定消除的按照“怎么进就怎么出”的工作程序退出监测,2021年以来,全州共消除风险1775户5395人。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严格贯彻落实《楚雄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感谢你们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支持,恳请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全州乡村振兴工作!

 

 

楚雄州乡村振兴局

2021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