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nyncj-/2024-0830031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4-08-30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338号提案的答复
严涛聪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提升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农产品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种养技术和方法组织进行生产,使产出的农产品能够完全达到绿色有机要求,可以直接进入国际国内市场销售。近年来,楚雄州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和全产业链标准化,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完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标准体系
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工作原则,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1+8+2”重点产业,加强农产品生产原料、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标准研究制定,综合考虑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加工、收储运等各环节,特别是产后采购、包装、物流等标准,建立健全系统、协调操作性强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标准体系。截至2024年6月,全州共发布地方标准84个,其中:农业方面57个;已建设完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1个、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1个。
二、建立健全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体系
围绕主导品种,加快产地环境、品种种质、生产技术、投入品管控、加工储运、包装标识、分等分级、品牌营销等方面标准的修订和推广,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具有楚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特点的标准体系。一是严格落实农业绿色发展、全程质量控制等相关标准,强化生产档案记录和质量追溯管理,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以双柏县、元谋县、禄丰市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在全州全面推行,督促生产者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全州10县市103个乡镇均已建立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点,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7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9万吨。二是强化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围绕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的推广应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实施、重点突破、分步推进、强化监管的原则,在规模种养基地全面推行生产、养殖记录档案制度的基础上,指导生产主体录入追溯信息。截至2024年6月15日,全州2603家生产经营主体上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0%上线国家平台,生成追溯码539批次、追溯码打印139次,企业通过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成功完成交易527批次。三是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推广全域标准化生产。在县、市政府支持下,通过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开展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监测和执法等工作,我州元谋县、牟定县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强对元谋、牟定两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动态管理和监督检查,发挥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字招牌”作用。
三、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
以产品为主线,以示范基地为依托,从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品种标准、农业生产资料标准、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和贮藏运输标准、其他标准等七个类型,梳理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清单。加强对元谋县果然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葡萄基地、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核桃基地2个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指导服务和认定评定,以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为核心,因地制宜集成一批特色鲜明、先进适用、操作性强的标准综合体。
四、集成推广可持续的绿色生产模式
围绕楚雄州高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整合农科教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职能,研发集成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等绿色模式,支持应用绿色生资,推广减肥减药、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等绿色生产技术。一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目前全州已举办500亩连片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57个,核心防治示范面积5.3万亩,辐射带动推广50万亩。预计上半年减少农药使用量9.45吨。二是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目前全州已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90.39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三是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农业措施防虫避虫、性诱、色诱、光诱、食诱等“四诱”技术、生物农药、生物多样性控病技术、果园生草控病技术、天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要达到54%以上。
五、培育品牌促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
立足楚雄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优势,培育一批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带动能力强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精品品牌,鼓励和支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认证,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截至2024年6月15日,全州新增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认证91个,其中:绿色食品60个,有机农产品29个,全国名特优产品2个;累计有效认证679个,其中绿色食品545个,有机产品12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全国名特优产品4个。按照“八有标准”,全州建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基地542个,创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56个;入选2023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122个,培育区域公用品牌7个,“元谋番茄”“南华松茸”“姚安山药”“大姚核桃”“武定壮鸡”“牟定腐乳”等一大批名特优新农产品销往国内200余个大中城市及欧美、东南亚地区。
六、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标准化领军主体
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关键是提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标准化生产能力,通过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基地农户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标准与产业、技术、品牌、服务深度融合,提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关键是提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标准化生产能力。全州累计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7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户、省级龙头企业163户、州级龙头企业360户),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21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力度,多措并举,促进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和应用。
感谢你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给予支持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