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nyncj-/2023-0922004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3-09-22
- 发文字号:楚农复〔2023〕24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91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聂铭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州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以来,我州的农业机械化工作以购机补贴为抓手,有效推广应用了一大批节本增效新型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发展平稳增长,装备结构持续优化。一是购机补贴项目实施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共争取中央购机补贴项目资金14995万元,补贴购买各类农业机械70079台(套),受益农户57539户。“十四五”前3年,已争取中央购机补贴项目资金16447万元,较整个“十三五”期间争取总量增长9.7%,预计“十四五”期间争取中央购机补贴项目资金达到32000万元以上,较“十三五”期间相比,项目资金总量、补贴机具台数和受益农户均增长1倍以上。二是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得到有效推广应用。农业机械的运用从传统的耕种收转为植保、施肥、筑埂、平地、烘干等,山区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养殖业机械化稳步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取得初步进展,智能控制、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农业机械装备和作业上得到逐步推广应用,农机种类向大型化、复式化、精准化、绿色化、智能化、减损化方向发展明显。三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得到较快提升。截至2022年底,拥有各类农业机械69.91万台(套),较“十三五”末增加24.76万台(套),增长54.84%;完成农机作业面积997万亩,较“十三五”末增加140万亩,增长16.34%;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4.38%,较“十三五”末提高7.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重点从6个方面抓好农业机械化发展。
一、加大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州的工作部署,结合全州山区丘陵地貌特征,一是有针对性的谋划申报农业机械化发展项目,力求项目的落地实施,发挥效益。二是加大对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购买新型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三是调整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方向,重点向基层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区域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创建和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倾斜。四是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打造优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五是加大对中央、省强农惠农政策的执行和监管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的帮助支持。
二、强化农业机械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主力军作用,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学习、借鉴、推广农业机械“土专家”的作业模式,针对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和关键技术,筛选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技术路线。以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为主要示范对象,围绕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农机减损技术、绿色农机化技术、智慧农机、农机作业质量等内容,通过举办现场演示、展示及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观摩活动,推广带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新装备的应用。2022年,全州共投入81.26万台(套)农业机械服务农业生产,组织农机人员下乡指导服务农业生产1683人次共20044天(含春耕生产和秋收秋耕秋播),组织农机技术技能等业务培训1885场次共78919人参加,检修各类农机具23.82万台(套),完成农机作业面积997万亩,完成农业运输量681.76万吨,为全州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土地“宜机化”改造,提高土地规模化生产水平。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中,把“宜机化”改造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指标,充分考虑农机作业机耕道、机耕口建设,提高农机作业便利程度,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提高土地规模化开发整理,增加适宜机械化生产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为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条件。2022年全州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增加和改善机耕面积18.71万亩。
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充分认识保障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以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示范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机具新技术、农机新装备作为载体,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培育壮大农机服务主体,鼓励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机具和高效实用技术,大力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社会化服务,补齐播种、植保、收获、烘干和加工处理等薄弱环节短板,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推动全州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五、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支持引导作用。一是高效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现应补尽补,优先保障粮食生产机械购置补贴需求,在保持政策框架和操作方式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在补贴范围、补贴标准上重点支持主要粮食作物所需机具,突出支持丘陵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所需机具,合理提高水稻移栽机械、玉米种收机械、马铃薯种收等薄弱环节机具补贴额,增加先进适用装备供给。二是积极争取农机作业补助政策扶持,支持水稻机械化移栽、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玉米机械化收获及产地烘干、小麦免耕播种等关键薄弱环节作业服务,加快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方式应用,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推进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实施。积极宣传、发动、组织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项目的实施,加快淘汰老旧农机装备,促进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为粮食稳产增产机械化各项举措落地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撑。
六、提升农机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训行动,加大扶持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创新创业群体,培育一批专业技术强、服务质量高、市场化运营规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开展农机作业、农田灌排、农资配送、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社会化服务,形成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为骨干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广泛挖掘发现农机专业化组织取得的成功经验,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标杆和样板,发挥“领着农民干、做给群众看”的示范带动功能。着力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和信息咨询等市场,促进机耕、机插、机收等农机跨区作业进一步发展。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你们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31日
联系人及电话:黎志勇 0878-3139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