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 >> 正文
  • 索引号:nyncj-/2022-09270014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2-09-27
  • 标题: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13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13号提案的答复


楚农复〔2022〕44号

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13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楚雄州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解决楚雄州‘农村空心化’问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优化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条件

近年来,楚雄州研究制定了《楚雄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的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进乡村建设,重点从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中,村庄规划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稳步推进,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5653座、卫生公厕100座;农村污水治理梯次推进,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计覆盖44个乡镇镇区,覆盖率为47.31%,农村生活污水行政村治理率35.87%、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46.57%,村庄1档标准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稳步推进,全面启动1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60个精品示范村、200个美丽村庄创建。“四好农村路”加快推进,实施乡镇通三级路项目102公里、完工37公里,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项目1450公里、完工550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专项工程项目67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20座、完工4座。“兴水润楚”,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加快实施,307件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完工227件、完成投资1116.84万元,33.11万农村人口饮水保障水平得到巩固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争取省第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9.9万亩、到位资金39244.17万元。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向上争取到位资金7877.5万元,完成10189万元目标任务数的77.30%,实施71个“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项目,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

二、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今年以来,我们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要抓手,强化“双核驱动、三山布带、二水聚区、一坝建园、集群打造、融合发展”布局,集群打造粮食、生猪、肉牛肉羊、蔬菜、水果、核桃、中药材、花卉、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推进10大农业产业园建设,以乡村产业发展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就近就业工作岗位,全州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3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640个、家庭农场5972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个,农民工省内县外转移就业29.99万人,占比为30.38%,比2020年末47.44%下降17.06个百分点;县内转移就业52.16万人(县内乡外14.99万人、乡内37.17万人),占比为52.83%,比2020年末38.16%提高14.67个百分点。

三、推进乡村人才回流,发展乡村产业

引导返乡创业人员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休闲农业、农村新兴服务业等,争取建设一批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示范园、示范项目,发挥创新创业平台作用,壮大创新创业群体。

今年上半年,全州完成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3918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375户的116.1%,发放金额为6.9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5.63亿元的123.62%。目前此项工作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2位。

四、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新型农民培育

围绕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扎实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村劳动力培训。2022年1-8月,全州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34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万人次的170.7%,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2万人次,累计兑付培训补贴资金1267.97万元。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争取培训资金601万元,利用“固定课堂”、抓好理论培训,用好“田间课堂”、压实实践教学,搭建“空中课堂”、抓线上教学,2022年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2500人,目前完成培训1300人,全面提高了信息农民创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五、缩短农产品流通环节,保障农民工资发放

实施流通提效工程,加快城乡农贸市场建设,完善县、乡、村农村流通体系,建成城乡农贸市场172个,10县市县城标准化农贸市场比例达到70%以上。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综合仓储中心建设,提升农产品供应链增值效益,10县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现全覆盖。农村物流基础进一步夯实,建成州级城际配送中心1个,县域物流分拨中心10个,乡镇配送中心103个,村级服务点616个,覆盖50%以上行政村,州县乡村四级物流体系初步建成,南华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双柏、大姚、姚安、武定冷链物流园区开工建设。认真落实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开展农民工拖欠工资专项清理整治,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

六、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完善教育类项目规划储备,积极申报项目,今年共实施了“全面改薄”、薄弱县高中、连片困难地区普通高中改造、学前教育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等项目189个。推进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扩散,稳步推进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县带乡、以乡促县、县乡互动、共同发展”的城乡医疗人才、技术、设备双向流动和患者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形成,自2021年以来,楚雄州共实施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1689万元,建设规模达7514平方米。社会保障向农村全覆盖,今年以来,制定实施《楚雄彝族自治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暂行)》《楚雄州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方案》,将符合救助对象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截至2022年8月15日,全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8.37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25.82万人、居民医保参保222.55万人,按户籍人口参保率达93.36%,完成省医保局下达目标任务数245.08万人的101.3%,为享受医保待遇奠定坚实的基础。推进10县市医保服务窗口全面实施“综合柜员制”改革,变“多窗”为“一窗”,参保人“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就实现医保业务通收通办。

七、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升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了全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加大村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力度,在村庄规划中,对村民活动场所进行了规划,村级文化室实现了全覆盖。实施乡村文化保护行动,认真组织开展全州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审、申报工作。积极开展重点文物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作,共抢救性保护维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1项。全州分别建立了梅葛、彝族火把节、彝族服饰、彝剧、彝族左脚舞、花灯、查姆、老虎笙舞、彝族民歌(彝族酒歌)、彝医药等传习所共65个,有力地夯实了全州非遗传承、传播阵地。积极推进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项目建设,建立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

八、鼓励创业就业,培育农村发展后劲

充分发挥全州建成的14个省级创业孵化平台作用,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创业。截至目前,争取省级建设补助资金1170万元,入驻创业园区孵化创业实体938户,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团队211户,孵化成功372户、带动就业2090人,孵化成功率近40%。同时,制定创业激励政策措施,对于返乡入乡人员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开展创业的,按规定给予贴息。对返乡入乡人员创办企业并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毕业3年内(含毕业学年)和退役3年内(含退役当年)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创业人员,由人社部门牵头每年进行优秀创业者评选,并对评选出的优秀创业者给予每人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九、发挥自然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整合各方资源力量,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大力开发文化体验、红色旅游、农业休闲等乡村休闲观光体验旅游产品,建设提升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民宿和精品线路。建设提升了楚雄紫溪彝村及小伍排村、双柏查姆古村、南华咪依噜风情谷、永仁诸葛营村及外普拉村、禄丰竹溪村及九渡村等优秀乡村接待点、形成乡村旅游精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云上办节方式组织开展乡村节庆文化活动,策划打造一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大姚昙华插花节、永仁直苴赛装节等节庆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乡村旅游发展重要牵引;楚雄市子午云龙红色教育基地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体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在国家文旅部联合中宣部推出的“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元谋县龙街红军横渡金沙江渡口位列其中,楚雄州3条线路列入省级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推出楚雄州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8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积极培育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新创建楚雄市东瓜镇、大姚县赵家店镇2个省级旅游名镇,大姚县桂花镇桂花社区、元谋县黄瓜园镇龙山村委会雷丁村、元谋县元马镇大沟社区、楚雄市东华镇小伍排村、永仁县宜就镇外普拉村5个省级旅游名村,禄丰土官乌龙潭、永仁外普拉、大姚仓西红色文化公园3个乡村旅游点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建设5个半山酒店、3家等级旅游民宿。2021年,全州累计接待游客2410.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0.1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71.2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3.8亿元,直接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3.5万余人,为返乡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十、加强农村综治工作,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扎实推进“积分制”一张图、“清单制”一张图、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整治一张图工作。完善乡村自治体系,下发《关于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的通知》《楚雄州修订完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工作制度实施方案》,“一约四会”制度加快完善。全州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达723个(其中:镇58个,村665个)。健全乡村法治体系。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乡村法制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第五批“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4个已公示完毕。深入推进农村法律服务中心(站)建设,调解成功率达97%,共创建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8个。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10个,工作人员达73人,聘任仲裁员271人,上半年发生土地承包纠纷42件,调解40件,结案率为97.6%。德治体系更加有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行动”和移风易俗“八大行动”,开展“十百千万”工程,以“三抓两创五建立”为抓手,突出抓好以弘扬孝老爱亲等为重点的民风建设,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大宣讲活动。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你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2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