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 >> 正文
  • 索引号:nyncj-/2020-11120018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0-11-12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78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78号提案的答复

A

公开

楚农复〔2020〕75号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78号提案的答复

李林容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提案》(第278号),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18年以来,我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扎实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2019年省对州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我州被考核为第二名。围绕你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进行认真办理。

一、关于精心做好顶层设计落实情况

坚持规划引领,完成《楚雄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编制并发布实施。由州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10县市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前10县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完成发布,做到了规划全覆盖。为将规划落到实处,由州委农办牵头,组织州农业农村局、州人社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委组织部编制了楚雄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征求意见,报州委、州政府审定中。同时,积极组织10县市申报云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园创建。目前,10县市筛选了10个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园创建项目储备,上报省农业农村厅项目2个,在构建现代城乡规划体系、空间布局体系、产业体系、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

二、调整城乡规划和空间布局落实情况

州委、州人民政府始终把推进城乡规划和空间布局调整作为谋划“十四五”楚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点,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州住建局牵头,组织开展了楚雄州新型城镇化调研,初步明确到了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明显提升,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全州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三个阶段发展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陈豪书记:“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以楚雄市为龙头、县城为骨架、集镇为支撑、美丽乡村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精准规划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按照“以水定人、以地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的思路,依托产业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增强城镇群和中心城市核心带带动功能,推进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一批新兴城市和小城镇,构建以城镇群为主体、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构建“中心城市——中心城镇——重点小城镇——一般小城镇中心村——一般村”的城乡体系,塑造历史文脉清晰、经济流动充分、绿色廊道彰显、产业分布交互的“双核三群”的空间结构,形成主体功能明确、区块有机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高度重视村庄规划引领,把村庄规划作为村庄发展的重中之重,以规划引领风貌、以规划塑造形态、以规划积淀人文。加强乡村规划师、乡土“建设师”培养,编制一批符合村庄发展实际、农民发展意愿和乡村振兴要求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三、关于强势推进村庄环境革命落实情况

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坚决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加快建设全省最美丽州市之一。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检验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站位、政治担当、政治能力的重要标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建立“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半年一总结、年底一考核”制度,加强指挥调度。州委、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就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多次作出书面批示,并召开专题会、调度会,深入县市、乡镇、村组督导调研。完成了国土空间规划前期调研,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城乡建设用地线,为全面开展村庄布点规划打下了基础。深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运用,全州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覆盖率达100%、乡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覆盖率达100%。按程序启动了《楚雄彝族自治州乡村清洁条例》立法工作。目前已形成《条例》初稿,正组织修改完善。建立完善村庄清扫保洁制度,定期组织农户清扫村内环境卫生,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聘用村庄保洁员,设立村庄保洁员公益性岗位,全州自然村均有1名以上村庄保洁员,实现了全覆盖。加强公共设施运行管护,将村庄规划、黑臭水体治理、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维护等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制定村规民约12295个。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截至2020年6月,全州拥有卫生户厕338527座,其中无害化卫生户厕238087座,全州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68.52%,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48.19%。推进资源化利用,全州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86.1%、93.88%,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达86.58%、72.7%。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州建成镇区垃圾处理设施82个、垃圾中转站38个,配置环卫专业机械和车辆237台,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100%、自然村垃圾有效治理率100%,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58万吨。全面完成13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治理,治理销号率100%。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州共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60座,污水处理厂(站)83个,建设污水管网683.49公里,67个乡镇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覆盖率72.04%;10县市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8个县市已通过专家审查;有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重点村庄累计500个,有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自然村1859个。持续提升村容村貌。今年以来,全州10县市103个乡镇1088个行政村100%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村垃圾、水塘、沟渠、淤泥、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创建省级卫生乡镇70 个、卫生村781 个,分别占67.96%、58.4%。累计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8个,申报省级森林乡村105个,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24个,完成中国彝 乡·建筑记忆(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和普查成果专家审查,精选73座古建筑和3个古村落进行收录;完成了农村公路建设及4类重点对象的住房改造,农村饮水、电、网等民生基础设施得到提升改造。

四、关于大力振兴农村产业落实情况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一县一业”发展模式,聚焦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生猪、蔬菜、肉牛、核桃、中药材、水果、食用菌、花卉“八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开展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全州“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发展取得实效。全州已建立规模以上特色产业种养基地394个,其中:生猪养殖基地27个(1000头以上16个)、肉牛养殖基地28个(1000头以上7个)、蔬菜种植基地92个(1000亩以上18个)、水果种植基地108个(1000亩以上19个)、核桃种植基地31个(5000亩以上5个)、中药材种植基地31个(500亩以上5个)、花卉种植基地9个(500亩以上4个)。截至2020年6月底,元谋县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已下达省级财政扶持建设资金3000万元,已实施完成建设项目30个,占创建建设项目34个的88.24;推荐上报元谋蔬菜和禄丰花卉列入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创建实施方案待审批,计划国家财政扶持投资元谋蔬菜建设项目资金4300万元和禄丰花卉建设项目资金3600万元。楚雄州人民政府与上海东方希望集团签约了2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规模预计为40亿元,其中:2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20亿元,饲料、屠宰、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项目投资20亿元,涉及武定、元谋、永仁、姚安;姚安县政府与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拟总投资5亿元,建设3000亩高标准大棚设施发展鲜切花。推荐申报云南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基地28个和云南云绿色食品“名品”品牌31个、“20佳创新创业”2个。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多次召开专题局务会议,对加快推进全州“一县一业”和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作了研究部署,制定工作方案,组成调研组于2020年3月下旬到10县(市)开展了“一县一业”和农业产业园工作调研,与县(市)共同分析研究,结合“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农业产业园定位和发展思路,进一步强调科学编制园区规划的重要性,强化政策供给、土地流转、科技服务、人才建设、资金投入等要素保障,推进实施新动能培育、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两端两精”、品牌打造、融合发展等园区建设六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州建成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和单位面积产值、农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的产业园1个;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和单位面积产值、园区范围内农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的产业园达到4个;主导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超过10亿元和单位面积产值、园区范围内农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的产业园5个,形成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到目前为止,姚安县、元谋县、禄丰县已经初步完成园区规划编制,其余7县市正在有力推进规划编制;10县市都调整充实了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专班,强化要素保障,强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五、关于全面推动乡村文化复兴落实情况

坚持理论、新闻、社会、文艺、典型宣传“五宣联动”,在农村立体化、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舆论氛围日益浓厚。全州创建11个全国文明村镇,75个省级文明村镇,139个州级文明村镇,县级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达59.05%。58户家庭被评为全国、省、州文明家庭。开展以“孝老爱亲、邻里和睦”为主题的“文明家庭行动”和“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为主题的“文明环境行动”。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探索总结乡镇文化站“十个有”和村(社区)文化室“九个有”建设标准,建成103个乡镇文化站、110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164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5001个村文体活动广场、1170个农家书屋、1个省级全民阅读示范基地、50支农村电影放映队,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今年,重点实施补齐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短板,下达10县市20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经费295万元,提升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新建31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贫困地区综合文化中心示范工程建设,目前双柏、永仁、武定3个县贫困地区综合文化中心示范工程建设254个点建设经费已下达,项目建设正在推进实施中。扎实开展惠民文化活动,上半年全州专业院团共组织惠民演出 179场,其中送戏下乡119场、扫黑除恶20场、进校园12场,受益观众达11.49万人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57场次,服务群众13.8万人次;举办公益性展览266场,参观人次10.6万人;开展特殊群体文体活动215场次,参与群众0.5万人次,培训49场次,人员0.2万人;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文体活动77场次,参与人员0.9万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136场次,参与志愿者0.036万人次,服务群众0.3万人次。全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共接待群众26.98万人次。实施“戏曲进乡村”演出惠民活动,送戏曲进全州64个贫困乡镇561场次。以“三抓两创五建立”(抓民风建设、环境整治、文化活动,创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建立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建设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的幸福之村,全州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达98.46%。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再次感谢你们对农村发展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恳请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16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0878—31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