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 >> 正文
  • 索引号:nyncj-/2020-11120014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0-11-12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85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85号提案的答复

A

公开

楚农复〔2020〕83号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85号提案的答复

罗珺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回收利用废旧农膜,强化污染防治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塑料农膜(含棚膜、地膜、遮阳网等)作为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产业效益、促进产业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农膜的广泛使用,在耕地中积累残留的废旧农膜给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切实解决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之间矛盾,保护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州的实际,牵头制定下发了《楚雄州农业农村局·楚雄州发展改革委·楚雄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楚雄州财政局·楚雄州环境资源局·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细化目标任务,明晣重点乡镇、重点农作物和重点区域,以点带面,积极推进全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2019年,全州使用农膜面积为133.54万亩,占全年粮经作物总播种面积32.3%;其中:棚膜7.65万亩,地膜125.89万亩,使用农膜7261.66吨,回收率为77.2%。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培训、扶贫走访等形式,不但切实加强推广使用地膜能保温、保湿、防草、提早收获、增产等好处的宣传,还对回收废弃农膜能降低对环境污染、提升村容村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作用宣传,形成干群共识,自觉使用农膜、加强回收残膜。

2.加强培训指导,改进农艺技术措施

根据全州地膜覆盖栽培作物情况,推广应用抗旱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集中技术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加强地膜使用技术及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的指导,推广一膜多用、一次购买重复使用、农作物秸秆覆盖等技术,大力推广生物降解膜、逐步替代传统聚乙烯农膜。监督使用国家标准地膜,发现田间使用不达标的地膜进行劝阻,控制地膜使用减量,减少农田“白色污染”和农业生产投入,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农田污染。

3.加强监督管理,注重环境整治

由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协调地膜生产、销售商,生产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农地膜,积极回收废旧地膜,逐步建立农户—销售(批发)商—生产商的地膜回收网络,从源头控制非标地膜入市入田,减少污染。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为主,驻村扶贫工作队配合深入一线,逐村逐地实地进行督察,督促回收点及群众及时全面捡拾清理田头、地渠路边、电线杆、树梢等堆积、散落、飘挂的废旧农膜,并结合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宣传、督促,让农户形成地膜使用和回收利用的自觉行动,使辖区内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三、存在的问题

1. 农户的素质参差不齐,回收农膜意识不强。

虽然采取了一定程度的防治措施,农业面源污染较上年明显减少,防治效果良好,但仍有少数农户思想意识不到位,回收农膜意识不强。

2.政府扶持力度不大,回收网络不健全

虽然各级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具体的扶持政策少,农户捡拾农残膜的积极性不高,回收网点几乎没有扶持政策,且回收网络不健全,缺乏激励政策,制约着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

3.回收成本高。据调查目前在农村回收塑料瓶、塑料袋及其他废旧塑料制品比较容易,而唯有废弃农膜的回收难度较大。究其根源,主要是地膜生产趋于薄型化,大量使用0.008mm的超薄膜,强度低,易破碎,很难从土地中捡拾和进行清理,费时、费工、费力,农户不愿意去收集,导致废弃农膜回收的成本高。

四、下步工作计划

1.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农民环保意识不足,回收废弃农膜意识不强的问题,从多渠道进行宣传引导。要利用村广播、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有关废弃农膜危害的科技宣传。

2.加强网点建设。根据运输距离、交通条件和废弃农膜产生量,加快农膜回收利用网点建设,按照辐射面广、方便交售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废弃农膜回收站点,形成“覆盖全县、运行有序、乡村监管、市场化运作”的废弃农膜回收体系。

3.加强培训指导。加大农膜使用技术指导,推广应用抗旱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集中技术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加强地膜使用技术及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的指导,

4.建立联动机制。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动。抓紧出台废弃农膜回收补助政策,加强县级收储中心及乡镇回收站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建立健全回收管理制度、收购台账及票据管理等,确保补助资金落到实处。

5.推广降解地膜。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推广使用降解地膜,降解地膜可在阳光下或在土壤中进行分解,逐步杜绝普通农膜的生产和使用,从源头上杜绝残膜对农业环境污染。

感谢你对农村发展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恳请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19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0878—31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