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 >> 正文
  • 索引号:nyncj-/2020-1111001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0-11-11
  • 标题: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75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75号提案的答复

A

公开

楚农复〔2020〕72号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75号提案的答复

王坤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的提案》(第275号),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十届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州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目标,以规划衔接为引领,以重点工作衔接为核心,以政策衔接为关键,以工作机制衔接为保障,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加快推进“1133”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乡村振兴战略安排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出台了《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楚发〔2018〕4号),《楚雄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完成编制。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办理。

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变基本达标为整体达标落实情况

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工作,补齐乡村交通短板,全州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包括撤并建制村)农村公路已全部实现硬化。全州103个乡镇、1100个建制村(居委会)均已通客车。乡镇、建制村通邮率提前达到100%。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AAA级及以上县达到100%,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2020年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新建、改建300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建设。截至2020年6月底,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57公里,实施2162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22座危桥改造工程。补齐农村生产用水短板,按照《云南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专项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函》,实施从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控制,落实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质监测检测“三同时”制度,强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千吨万人”水源每季监测。目前全州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79个,水源保护区划已完成初稿70个,其余水源保护区划工作正在按省级要求有序推进。今年3月初将饮用水水源为山箐水、水窖水、地下水等自然村和人群作为重点排查对象进行动态监测,制定供水应急预案,对因旱造成饮水困难人群及时组织拉水送水,确保不因旱情影响农村饮水安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全州创建11个全国文明村镇,75个省级文明村镇,139个州级文明村镇,县级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达59.05%。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总结乡镇文化站“十个有”和村(社区)文化室“九个有”建设标准,建成103个乡镇文化站、110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164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5001个村文体活动广场、1170个农家书屋、1个省级全民阅读示范基地、50支农村电影放映队,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今年,重点实施补齐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短板,下达10县市20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经费295万元,提升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新建31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贫困地区综合文化中心示范工程建设,目前双柏、永仁、武定3个县贫困地区综合文化中心示范工程建设254个点建设经费已下达,项目建设正在推进实施中。

二、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稳步促进产业兴旺落实情况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决策部署和“1133”战略,聚焦我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确定“八大”优势主导产业,出台打造绿色食品牌“一方案、两办法”,成立推进组强力推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促进彝 州乡村产业振兴。加快“特色+”“绿色+”“互联网+”专项行动,云系名牌持续增加,创建云南省绿色食品“名品”7个、“20佳创新企业”3户,评选奖励楚雄州“10优农产品”10个、“5强企业”5户、“5佳创新企业”5户。绿色、有机食品快速增长,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增长146%,达0.15万亩,新增有机食品23个,累计达45个。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增长35.9%,达3.41万亩;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04个,累计达409个。截至2020年6月底,元谋县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已下达省级财政扶持建设资金3000万元,已实施完成建设项目30个,占创建建设项目34个的88.24;推荐上报元谋蔬菜和禄丰花卉列入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创建实施方案待审批,计划国家财政扶持投资元谋蔬菜建设项目资金4300万元和禄丰花卉建设项目资金3600万元。楚雄州人民政府与上海东方希望集团签约了2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规模预计为40亿元,其中:2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20亿元,饲料、屠宰、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项目投资20亿元,涉及武定、元谋、永仁、姚安;姚安县政府与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拟总投资5亿元,建设3000亩高标准大棚设施发展鲜切花。

三、补齐精神贫困短板,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落实情况

始终推进扶志扶智,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对贫困村尤其是深度贫困村群众的自强精神宣传教育,应用好小广场大喇叭、爱心超市、“四面红旗”评比、“奖勤曝懒”红黑榜等“十小工程”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社区)100%覆盖,在农民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农户,提升贫困人口自信心,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形成良好发展氛围。始终坚持理论、新闻、社会、文艺、典型宣传“五宣联动”,在农村立体化、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舆论氛围日益浓厚。加大职业农民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就业技能。

四、补齐乡村治理短板,扎实推进乡风文明落实情况

紧紧围绕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要求,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分步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打造“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田园美、乡村美、风尚美”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现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善。到2020年底,村庄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5%以上;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治理重点村庄生活污水治理500个以上;新建改造提升行政村公厕445座,新建改建旅游公厕207座,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85%、5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达75%、85%、80 %以上。开展农民文明礼仪带头人培训和文明家庭创建行动,激活传统道德力量和村民自治意识,推进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规和村约村规,将先进文明、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先进经济形式引入到乡村振兴中,进而实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全州创建11个全国文明村镇,75个省级文明村镇,139个州级文明村镇,县级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达59.05%。58户家庭被评为全国、省、州文明家庭。开展以“孝老爱亲、邻里和睦”为主题的“文明家庭行动”和“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为主题的“文明环境行动”。以“三抓两创五建立”(抓民风建设、环境整治、文化活动,创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建立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建设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的幸福之村,全州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达98.46%。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再次感谢你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16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0878—31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