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建议 >> 正文
  • 索引号:nyncj-/2022-0926009
  • 公开目录:公开
  • 发布日期:2022-09-26
  • 标题: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02号建议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02号建议的答复


楚农复〔2022〕43号

对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02号建议的答复

何文育等16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力度”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18年以来,楚雄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总结三年行动经验和不足,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聚焦重点难点,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截至2021年底,全州累计改建农村卫生户厕311436座、覆盖率达到63%,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为72.04%、38.33%,行政村和自然村污水治理率分别为40.13%、50.62%,12296个自然村1档村庄8条标准不断巩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关于加快农村厕所建设的问题

2019—2020年,中央及省级共下达楚雄州158490座农村卫生户厕、445座行政村公厕改建任务,实际楚雄州完成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91132座、行政村所在地公厕546座、乡镇镇区公厕322座。截至2020年底,实现了所有乡镇镇区有2座以上卫生公厕、所有行政村有1座以上卫生公厕的任务目标,农村卫生户厕达到268676座,覆盖率达54.38%(全省为57.49%)。从2021年五年行动开始后,楚雄州“十四五”期间改厕任务是改建122130座农村卫生户厕、722座自然村公厕。截至今年8月底,全州已完成了86157座农村卫生户厕、489座自然村公厕改建。截至目前,全州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了330809座,覆盖率达到了66.96%,其中南华县达到了63.51%。按照楚雄州五年方案,南华县在今后几年将继续改建5510座农村卫生户厕,届时全县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将达到76.74%。

二、关于加大农村垃圾、污水资金投入的问题

目前,中央和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较少,而楚雄州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成为了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的短板。为解决这一难题,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的同时,楚雄州构建了财政安排一点、整合项目资金投入一点、吸引社会资本注入一点、动员社会力量支持一点、村集体资金拿出一点、群众投工投劳自给一点的“六个一点”资金投入机制。同时,鼓励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国土整治、土地出让收益、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及收益资金等与国有资本平台公司或社会资本公司合作,撬动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目前,楚雄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禄丰、大姚、双柏、牟定、元谋、武定等6个县市洽谈并合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水两污”项目共计11个,项目合作模式以PPP、BOT、TOT模式为主,项目概算总投资约35亿元,目前已完工项目1个、在建7个、准备新开工3个。

三、关于加速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的问题

在《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持续开展村庄清洁、绿化美化、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并结合楚雄州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到2025年,全州103个乡镇、1079个行政村(社区)、12419个自然村全部创建成为省级或州、县市级美丽乡镇、美丽村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同时,从2022年开始,全州每年评选精品示范乡镇10个、精品示范村庄(行政村或社区)60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乡村(自然村)200个,对创评成功的,以奖代补方式,每个乡镇给予奖励资金30万元,每个行政村(社区)给予奖励资金10万元,每个自然村给予奖励资金3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开展美丽庭院、村级文明户创建等活动,切实落实“红黑榜”等长效管护机制,充分激发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来,持续提升村容村貌。

二、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围绕涉及南华县的龙川江流域、320国道等五江七河、主要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以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工作重点,强化规划引领、示范打造带动,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实现到2025年底,全州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2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