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
  • 索引号
  • 文号
  • 来源绿色食品科
  • 公开日期2021-09-26

对州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12号建议的答复


A

公开

楚农复〔2021〕36号

对州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12号建议的答复

李贵昌等代表:

你们提出“关于围绕打造‘三张牌’,对创建‘一县一业’特色县、示范县给予扶持”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州“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工作情况

“十三五”期间,楚雄州先后出台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方案》《楚雄州名优农产品品牌评选办法(试行)》《楚雄州优秀绿色食品加工业企业评选办法(试行)》、《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切实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实施意见》等12个文件,营造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营商环境,全州“绿色食品牌”到位招商引资资金年均增长达30%以上。2018年以来,州级财政兑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担保贷款担保费补贴专项资金784.77万元,兑现绿色食品认证奖补资金1265万元,兑现省、州绿色食品“名品名企”奖补资金1150万元(其中:州级250万元),支持培育“一县一业”,列入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2个(元谋蔬菜、南华野生菌)和特色县创建1个(大姚核桃),省级已投入资金9000万元。初步形成以“元谋蔬菜”、“南华野生菌”、“大姚核桃”、“双柏中药材”、“永仁水果”、“禄丰生猪”、“武定壮鸡”为主导产业的“一县一业”,全州初步建立规模产业基地542个、面积106万亩,认定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56个,其中:省级11个、州级46个、县级99个,为全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起到支撑性作用。目前,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和特色县创建已纳入省级财政预算投入资金扶持建设。

二、下步工作

我们将积极采纳你们的意见建议,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一县一业”发展模式,集中打造县域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以上、30亿元以上和50亿元以上不同梯次的“一县一业”,持续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6个方面举措,全面提升“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绿色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水平。“十四五”期间,力争创建州级以上“一县一业”示范县10个(其中:省级以上“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4个以上),每个“一县一业”培育亿元以上领军企业5个以上,主导产业基地化率达50%以上。全州生猪、肉牛、蔬菜、水果、核桃、中药材、花卉、食用菌“八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年均增长达15%、实现“5年翻番”、占全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总量的8%。

(一)建强三支队伍。一是切实加强县(市)“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从人员配置和工作条件保障上进一步配强办公室,提高平台工作运行机制的影响力;二是立足县域“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和绿色食品重点产业打造,配齐产业工作组,提高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品牌创建、招商引资、项目实施和拓展市场的落实能力;三是参照州级组建“绿色食品牌”工作专家库的做法,配优县级重点产业工作专家组,提高规划评审、建设项目评估、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的服务能力。

(二)强化三个机制。一是资源整合机制方面。争取上级支持,调动成员单位资源,形成内部强大合力;二是工作推动机制方面。建立统筹推进机制、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建立议事协调机制;三是信息沟通机制方面。强化上下沟通,强化横向联系,强化政企互动。

(三)突出五项工作。一是科学谋划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认真研究选准主导产业,科学谋划好“一县一业”发展规划,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创建实施方案,精准谋划产业打造支撑重点建设项目,统筹推进县域“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发展;二是培育主体带动。加快发展一批以主导产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强壮大一批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和10亿元以上的“一县一业”领军企业,加速土地流转建设规模化产业基地。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规模化产业基地集群建设、招商引资建设、投融资建设、市场化建设和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着力解决好项目落地难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营造便捷、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装备清洗、分拣、烘干、保鲜、冷藏、屠宰等设施设备,着力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鼓励和支持规模以上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新建和技改扩建精深加工生产线,配套建设精制、脱水、速冻、膨化、提取等设施设备,着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一批集主导产业、加工于一体的“一县一业”基地集聚区和多点支撑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园区;三是狠抓示范创建。以“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为突破口,实施“一二三行动”(培育“一县一业”种子端、电商端和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着力开展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示范创建,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精三产,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的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四是强化质量提升。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认证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力度,抓好以生猪、肉牛、蔬菜、核桃、水果、食用菌、花卉为主导产业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持续开展省、州绿色食品“名品名企”评选活动,推出一批知名品牌。推进绿色化生产方式,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快“绿色食品牌”追溯体系建设,提高有机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水平;五是拓展市场营销。支持和鼓励州内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展销会、推介会、招商会,努力扩大我州农业名片和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强化沪滇扶贫协作,深入推动“楚品出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给基地建设,加强与电子商务主流平台对接,提高农产品对外销售比例。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1年9月26日

联系人及电话:罗卫昌  0878-3112538

抄送:州人大选联工委,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上一条:对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024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条:对州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11号建议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