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楚雄市紫溪镇五举措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信息来源:楚雄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杨成银 吴亚雄    日期:2022-04-18    点击:[]次

近年来,紫溪镇党委、镇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党委、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被列为楚南路沿线(楚雄段)乡村振兴示范带乡镇、楚雄州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农旅融合型“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乡镇创建为契机和抓手,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

一、以党建引领为根本凝聚整治提升工作合力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班子包村(社区)、镇派驻村工作队和村(社区)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户、农户包责任区”的四级联动机制。同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平台,8个村党总支、34个党支部组建网格,通过党员包片、包户等措施,推动镇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干在前、作表率,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良好氛围。

二、以规划先行为原则明晰整治提升工作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遵循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低成本打造,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把紫溪镇定位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紫溪、康养福地”,分层、分级、分类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规划。

三、以重点突破为抓手打牢整治提升工作基础

结合农村实际,把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和污水治理作为当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三大重点,聚焦发力,攻坚克难,全镇累计建成标准化卫生户厕2950座;2022年各村组及机关、事业单位共收取垃圾清运费22.04万元,8个村(社区)123个村民小组全覆盖,配备垃圾箱体146个、建设垃圾池112个、小型垃圾清运车6辆,生活垃圾通过“户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100%得到有效治理;在紫溪彝村、宋村、龙王庙、大石铺等村组建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结合西静河水源地保护,启动实施母掌村等7个村民小组污水设施建设。

四、以常态长效为目标健全整治提升工作制度

始终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户长会、村民代表会等多种形式,成立村组事务管理委员会,健全完善村民小组议事决策机制。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村规民约》《农村人居环境五包责任制》《垃圾保洁收费制度》《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等制度,加强村务监督管理,加大村容村貌整治,通过开展美丽庭院、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悬挂荣誉牌,激发村民主动参与日常管护的热情,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管护格局,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使每一名群众成为村庄真正的主人。

五、以促农增收为宗旨扩大整治提升工作效益。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为指导,坚持“示范带动、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整合乡村振兴、水源地保护、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等项目,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绿化美化靓化村容村貌,深入挖掘自然风光、绿色田园、特色林果、民族文化等资源,着力打造“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文化美”的“四美乡村”,成功打造紫溪社区、紫金村2个省级美丽村庄,打造宋村、彝村2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示范点。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直接吸引企业入驻,初步完成宋村田园综合体“稻梦空间”项目前期规划,带动村民发展18家生态农家乐、8家特色民宿,青年人才返乡发展电商规模达50家以上,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100人以上,全镇特色林果、土特产等网络交易额占产值20%以上,通过电商平台带动的樱桃、草莓、杨梅等入园采摘游客逐年增加,为农户增收致富注入强劲动力。(供稿人:杨成银  吴亚雄 审核人:陈元凤)

上一条:楚雄州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参加2021年国家蚕品种试验总结视频会
下一条:楚雄市东华镇认真开展农机田检路查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