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楚雄市畜牧兽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州、市有关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保供、防疫、安全、减量、体系”等目标,坚持保供为要、防疫优先、绿色引领,抓主抓重、落细落小各项措施,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抓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在做好规模场(户)程序免疫的基础上扎实做好春季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积极谋划、继续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和“先打后补”免疫政策,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抓实做好动物疫情测报工作,一季度累计开展疫病监测采样555份、实验室检测300份,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二是加快畜禽规模养殖进程,推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加大规模养殖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坚持畜禽规模养殖与优势产区布局规划相结合,整合各种资源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促进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三是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畜牧养殖水平提升。坚持以科技专业队伍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抓好以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为主的畜禽良种推广和繁育改良,开展家畜品种改良推广,累计完成生猪杂交改良1.83万胎,肉牛冻精改良4166胎,加快以畜禽品种改良为重点的养殖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力度,一季度共开展肉羊养殖技术培训4场次150余人次,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
四是不断加强检验监管,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加大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及养殖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做好动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全力推进标识、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不断健全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五是把握肉牛产业契机,推进山地牧业快速发展。按照《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精神,把握肉牛产业契机,利用我市山地牧业发展优势,不断强化具体措施,提升良种良法水平,大力推广粮改饲,不断提高农副产品饲料化利用率,鼓励并支持肉牛改良站和扩繁场建设,着力提升肉牛良种供应能力,大力推行畜草结合,认真做好肉牛养殖项目指导服务,不断优化调整畜牧业结构,推进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
六是推行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推进畜禽绿色生态养殖。通过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资金引导,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改造,积极推广资源利用、污水深度处理、生物发酵、干粪深度加工等畜禽粪污处理利用集成模式,实现粪污治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健全完善畜禽清洁生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持续推进畜禽绿色生态养殖。
据统计,一季度全市生猪存栏27.83万头,同比减少3.7%;能繁母猪存栏3.08万头,同比增长9.2%;生猪出栏14.31万头,同比增长29.6%。肉牛存栏8.12万头,同比增长5.2%;肉牛出栏1.50万头,同比增长10.9%;肉羊存栏17.17万只,同比增长0.1%;肉羊出栏4.22万只,同比减少8.5%。家禽存栏173.10万只,同比增长38.3%;家禽出栏93.01万只,同比增长43.6%。全市肉类总产量1.74万吨,同比增长40.1% 。一季度各项生产任务指标圆满完成,实现开门红。
(撰稿人:王玲 审核人:刘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