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nyncj-/2024-0830023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30日 10时46分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79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楚雄州委:
你委提出“关于强化组织化建设,创新联农带农机制的提案”,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建议交由州农业农村局办理,我局高度重视,对你委提出的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并将意见建议科学贯穿于2024年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重点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发挥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工作统筹,研究制定2024年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工作要点,切实强化基层组织的组织力,突出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民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确保了建议事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2024年一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0元,增长8.7%,高于全国(7.6%)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8.2%)0.5个百分点,全省州市排名第3位,位列滇中5州市第1位。其中:经营净收入达到1488元,同比增长6.6%;工资性收入1859元,同比增长9.3%,财产净收入35元,同比增长25.0%;转移净收入1008元,同比增长10.5%。
二、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你委在州十一届政协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强化组织化建设,创新联农带农机制的提案”(第11030079号),反映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不足,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带动责任落实不到位、带动方式单一、带动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对经营净收入支撑不足,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同时,指出了产业结构和市场主体发展质量不优,就业和工资性收入不稳定,精准指出了农民增收中工资性收入发展面临的难题。反映的问题精准,客观实在,也是我们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的具体问题。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发展特色产业促农增收的建议。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扎实推进补充耕地三年行动,持续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整改,从严排查整治“大棚房”,坚决制止乱占耕地建房,对具备复耕复种条件的撂荒耕地分类推进综合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不低于省下达目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州夏粮播种面积132.07万亩,产量25.88万吨,分别增1.7%、2.1%;完成大春粮食作物播种245.85万亩,完成计划的102.69%,其中水稻74.51万亩、玉米144.5万亩、薯类8.42万亩,豆类16.39万亩,实现了满栽满插,今年大春粮食作物长势较好,粮食安全底线牢牢守住。同时,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提高粮食、油料单产水平,大力发展粮经协同、秋冬农业、稻鱼综合种养,推进粮经协同,探索既保障粮食安全又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健全“六个一”推进机制,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攻坚行动,认真落实重点产业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境内金沙江流域、红河流域干热河谷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中药材为重点打造农业强县,以生态农业、康养旅游为重点打造生态强县,扎实落实促进农民增收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农民经营性增收渠道。2024年一季度,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4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9.22亿元、林业产值4.56亿元、畜牧业产值37.3亿元、渔业产值0.92亿元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3.43亿元),绝对量居全省第3位,现价增速居全省州市第4位。
(二)关于壮大经营主体带农增收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坚持市场主导,深入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合作社提质增效、家庭农场规范发展“三大”行动,加大金融、用地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州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8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户、省级龙头企业163户、州级龙头企业360户、县级龙头企业281户,953个涉农村委会实现了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农产业发展全覆盖,持续在建立健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通过订单销售、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参与就业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业产业增值收益。同时,强化低收入人口增收工作,通过“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帮扶促进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截至目前全州参与“双绑”的农业龙头企业达459个、合作社1320个、其他企业315个、家庭农场1189个、社会化服务组织68个,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7.8万户29.77万人通过乡村产业发展实现增收。
(三)关于健全制度机制扶农增收的建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在产业发展中,科学设计好利益分配模式,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吸纳当地农民就业,让农民、企业、村集体都有收入,增强产业发展持续性,促进共同富裕。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行政审批和风险防范实施办法(试行)》,单次流转土地经营权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报省农业农村厅审批,1000亩—2000亩之间的报州农业农村局审批,500亩—1000亩报县市农业农村局审批,50亩以下的经发包方同意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规范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截至2023年底全州土地流转达57.92万亩。2024年一季度,全州有820户农业产业化组织纳入统计,完成营业收入68.03亿元,实现总产值86.96亿元、上缴税金3336万元、利润总额4.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09%、8.33%、-6.05%、7.37%;农业产业化组织从业人员达到34985人,实现劳动者报酬3.5亿元,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四)关于强化党建引领助农增收。坚持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畅通村企合作渠道,搭建村企合作平台,大力推广利益联结助农增收“10种”模式,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2024年争取中央、省资金7050万元,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生产、劳务等新型居间服务。坚定不移地推进“保险+金融”肉牛发展和“支部+订单+绣娘”彝绣发展模式,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因地制宜培育一批肉牛、水果、蔬菜、彝绣等产业示范村,各类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覆盖面达85%以上,确保联农带农联得实、联得紧、联得好、联得长、联得牢。持续落实村组干部全覆盖培训三年行动和学历、能力“双提升”三年行动,把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列入年度重点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开展培训,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提升村社区干部引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聚焦推进农业重点产业提档升级,培强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经营净收入增长。大力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完善联农带农富农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你们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