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24-0830008
  • 公开目录:人大建议
  •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30日 10时01分
  • 标题:对州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15号建议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15号建议的答复

苏光平代表:

你提出《关于解决农村“空心村”问题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建议交由州农业农村局办理,我局高度重视,对你提出的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并将意见建议科学贯穿于2024年“三农”重点工作中,发挥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政策指导,压紧压实乡村建设、农村涉改部门的工作责任,确保了建议事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加快解决好农村“空心村”问题。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你在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空心村”问题的建议》(第0115号),一是受到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老年化、土地制度不完善等综合因素影响,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空心村”的成因;二是关于农村青壮年加速流入城市,农村人口减少,老龄化不断加剧,村庄活力衰退;三是关于土地制度不完善给农村土地流转带来一定的制约;四是村庄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就业机会少,加剧了人口流失。你反映的问题,我们研究核实认为,都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精准客观,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和重点。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出台的《楚雄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统筹推进12项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各部门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稳扎稳打推进村庄规划、农村道路畅通、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农房质量安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基层组织、精神文明建设。2024年持续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339项768.4公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实施危桥改造10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出行条件。全面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和在建项目建设,一季度完成投资6.71亿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城乡饮水工程完成投资1.01亿元,完成今年计划4亿元的25.25%,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安全饮水保障水平。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有序开展10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全面推动乡村建设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改善农村用电保障。加大数字乡村建设,光纤宽带、4G网络、5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应急广播系统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稳步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

(二)关于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深入实施楚雄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研究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聚焦粮食和蔬菜、花卉、水果、食用菌、核桃、中药材、肉牛肉羊、生猪及烟草、乡村旅游“1+8+2”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发展,召开全州花卉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加快姚安花拍中心和彝人古镇浪漫花都建设,组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省级产业基地申报,加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集中打造“十大基地”示范基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上半年预计全州蔬菜种植面积达96万亩、同比增4.2%,产量175.4万吨,同比增4.8%;鲜切花面积6.56万亩、同比增2.27%,产量22.44亿支、同比增9.51%;水果种植面积72万亩、同比增0.76%,产量38万吨、同比增10.47%;中药材面积38万亩、同比增18.94%,产量7.5万吨、同比增7.6%,上半年预计全州完成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产值达205亿元,同比增长14.29%,农民群众从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获得了收益,一季度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1.1、全省0.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

(三)关于探索开展“农转城”试点,让有望回农村的城里人有回乡渠道,加强宣传引导,激发农民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建议。根据你提出的探索开展“农转城”试点建议,州农业农村局向省农业农村厅进行了汇报,目前全国未出台“农转城”试点相关政策,还不具备开展试点的条件。我们的办理意见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的安排部署,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让进城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研究制定《2024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群众以牢记领袖嘱托、祝福伟大祖国、宣传“千万工程”、学习典型模范、讲述奋斗故事、践行为民宗旨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参与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热情,“七·一”建党节,乡镇、村党组织深入开展活动,教育农村党员带头参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四)关于鼓励农民创新创业,拓宽收入来源,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深入贯彻落实《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评选、创业经验宣讲和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强化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整合创业资源、发展创业平台,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扶持农民创业,发挥“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作用,对返乡农民工给予创业扶持,提供每人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开设“绿色通道”,鼓励和支持返乡人员依托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地方特色产业。2024年,研究制定《楚雄州贯彻落实云南省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2024—2026年)任务清单》,组织引导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青年创业特点的项目指南,支持返乡青年从事个体经营,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头雁”项目、“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把本土青年中的种植养殖能手、专业大户等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发展带头人。2023年全州发放“贷免扶补”,担保贷款扶持1512人创业,发放贷款金额达2.59亿元。

(五)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体系,丰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实现形式。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行政审批和风险防范实施办法(试行)》,单次流转土地经营权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报省农业农村厅审批,1000亩—2000亩之间的报州农业农村局审批,500亩—1000亩报县市农业农村局审批,50亩以下的经发包方同意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规范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截至2023年底,全州土地流转达57.92万亩。开展双柏县大庄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试点,为下步全州开展工作积累经验,组织开展全州涉改干部培训,加大政策宣传。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创业条件改善,多轮驱动解决好农村“空心村”问题。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你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