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 索引号:nyncj-/2024-0830004
  • 公开目录:人大建议
  •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30日 09时54分
  • 标题:对州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87号建议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对州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87号建议的答复

李会芳同志: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三资”管理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0087号)交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4月24日,我局印发了州人大四次会议建议和州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方案,5月6日,我局根据你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将协办函发到州财政局、州监察委、州审计局。结合近年我局牵头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的基础上,综合相关单位的意见,对你提出的问题、建议进行答复。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针对州委巡察办2023年、2024年移交“三资”监管相关问题,我局以问题整改为抓手,制定印发整改方案,全面推进机制体制不健全、监管有漏洞、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整改,和农村集体外借资金排查整治。二是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2022年我局承接“楚雄州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推广应用工作,实现了2023年1月1日起全部使用平台的目标。2023年开展平台使用情况调研,发现问题并对接开发商进行优化,共建立账套10615套,开立936个银行账户,实现线上支付57083笔,金额18.32亿元,实现“管理、监督、举报”功能并进,平台实现村务公开16788次。三是“三资”底数不清晰。我局牵头于2017年4月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19年底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检查验收工作,2020年底基本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州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6483个,全面摸清了村集体家底。每年组织10县市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将清查结果记录到相应台账,同时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截至2022年底,全州农村集体资产总额230.70亿元;负债及所有者权益230.70亿元;经营性资产30.94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99.76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3919.94万亩(2023年相关数据部、省未最后审定)。四是村级财务混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队伍不稳定、监管人员素质不够、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不到位等情况,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中逐步加以健全完善。

三、关于对建议问题的逐条答复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机制。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在州级已成立楚雄州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加强基层调研,研究完善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州乡村振兴局等17家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楚雄州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部门工作协调制度机制,形成合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二是实施清理登记,把好“三个关口”。持续开展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开展以“六清”为重点的集体资金清理规范工作。2024年,审计部门计划对7县市14个乡镇“三资”管理实施审计;3县审计局计划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和资金进行审计。三是完善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流程。结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州10县市已出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突出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地位,指导乡村两级特别是村级制定细则,细化内容、完善流程、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四是管好各项收入,监督各项支出。贯彻实施新《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完善“村账乡管”,提高乡镇会计委托机构管理素质,加强收据的统一管理,强化收据存根的保管。支出方面强化乡镇代管中心的监督,坚持一支笔审批。加强农村事务民主管理和监督,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规范化水平。

感谢你对我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和重视我州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